政府部门介入调查的高风险虐童案过去三年逐年略减,但直至去年仍超过2000起,比冠病疫情前高近乎一倍。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星期四(9月26日)首次发布家暴趋势报告,就部门和社区援助机构在2021年至2023年处理的新增虐待儿童、配偶、年长者和弱势成人等案件,公布主要的数据和趋势。

数据显示,社区机构接手处理的第一级(Tier 1)案例,即一般上属于中低风险的虐待案,过去三年呈上升趋势;官方介入的第二级(Tier 2)高风险虐待案则逐年减少。

虐童案方面,去年的中低风险虐童案共有2787起,比2021年的2377起增加17%。这类案件包括涉及言语暴力,但不至于升级至身体或严重的精神虐待等情况。

第二级的严重虐童案,2019年共有1088起。疫情暴发后,2020年和2021年分别增至1313起和2141起,随后两年分别略降至2067起和2011起,但仍比疫情前多近一倍。

延伸阅读

虐童案多因过度管教 专家吁家长勿宣泄情绪
虐童案多因过度管教 专家吁家长勿宣泄情绪
社区机构:年长者虐待案例较少不排除漏报
社区机构:年长者虐待案例较少不排除漏报

严重虐童案中,身体虐待是最常见的主要虐待方式。受害孩童可能承受较明显的伤势,包括骨折或烧伤等,必要时必须从家中转移至安全地点。

政府和社区近年加强宣导力度 更多人举报疑似虐童案

报告指出,部分家庭在疫情期间可能面对更大压力或发生更多冲突。另一方面,政府和社区近年加强宣导力度,公众对防止家暴的意识提高,也促使更多人举报疑似虐童案。学府等机构也提高辨识儿童受虐早期迹象的能力,让社区机构及时援助有需要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法律干预的必要。

对于虐童案仍居高,蒙福关爱代执行长韩雅忆说,疫情去年看似缓解,但冲击仍持续,不少家庭还在适应就业或生活开销上涨等挑战;一些家长担忧孩子的学业,也面对额外压力。

“家长如果无法好好管控情绪,管教孩子时,可能一不留神就把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希望这份报告能凸显上游公共教育的重要,以及提醒家长若面对管教孩子或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难题,应及早寻求援助。”

整体而言,本地的第二级严重虐童案的案发率,过去三年维持在每1000名孩童中少过三人,比其他国家低。例如,以澳大利亚来说,2021年至2022年,每1000名孩童有21人遭严重虐待。报告指出,与澳洲对比是因当地归纳这类案件的案发率,与我国采用的方法最接近。

孙雪玲:当局将探讨是否须制定防止家暴法令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虐童案数据令人关注,尤其严重案件中的受害者,最常遭受身体虐待等情况。政府希望继续提高公众对防家暴的意识,并且会与教育工作者和社区伙伴合作,及早发现这类案件。

孙雪玲指出,家暴往往有多重因素,例如,有些人面对经济压力或精神疾病,可能会对家人施暴。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看到新增案件的数量和趋势,也更了解有哪些介入点,这有助我们与社区伙伴一起努力,更好地保护经受家暴的人,以及改造施暴者的行为。”

接下来几年,政府将探讨是否须要单独就防止家暴制定法令。孙雪玲说,家暴也可涉及亲密伴侣之间或对弱势群体的暴力行为,政府会通过不同渠道更好地监察各类虐待案数量,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