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雕塑艺术家韩少芙首次捐出作品创作过程的资料,希望这有助于加深公众对本地艺术文化的了解,以及日后的相关研究。
过去一年,84名捐赠者将4000件历史文物捐赠给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和国家档案馆。
其中,新加坡文化奖章得主韩少芙(81岁)捐赠了129样物品。这些都是与她作品有关的文件、绘图、出版物和照片等,这也是她首次捐赠记载创作过程的各种资料。
韩少芙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她于1980年代投身雕塑艺术,所捐赠的材料涵盖她数十年来的创作历史,从早期的概念作品绘图到近期作品资料都有。例如,她分享了有关1996年在国税大厦展出的公共雕塑《泉源》(Spring)的创作过程与详细绘图。
她也说,希望这些资料日后有机会为研究或教育方面做出贡献,“让公众能更容易地去了解一名艺术家,以及我们的文化发展过程”。
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还包括峇峇商人互助会“庆德会”的手稿本、1950年代陈笃生医院的医护人员照片、获奖马来剧团的表演与作品录像,以及一名知名淡米尔剧作家的广播剧早期手稿等。
明年1月沉浸式展览 展出先驱艺术家刘抗家族收藏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星期四(9月26日)在图管局答谢捐赠者的活动上致辞时说:“除了分享我们的过去,图管局和国家档案馆也一直在展望未来,想象如何以创新方式讲述新加坡故事。”
她指出,在图书馆及档案馆蓝图的推动下,图管局进行了创新尝试,利用科技以新的形式来展示文物。
杨莉明也在活动上宣布,图管局将于明年1月举办沉浸式展览,展出本地先驱艺术家刘抗的家族收藏。这些从未展示过的照片、音像资料、口述历史、个人文件和出版物等资料,到时将通过实体文物和数码叙事技术,为访客创造多重感官的“实体数码化”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