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积极促成新融资模式和融资项目,以协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推动减排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即将于11月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将发布与融资相关的消息,并宣布与其他国家在碳信用合作方面的最新进展。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六(9月28日)在参与青年气候行动培训计划的活动时,分享上述消息。

傅海燕说,推动全球减排方案时,除了技术和科技,另一个考量就是资金,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因素而没能力发展减排方案,新加坡目前正与不同行业,比如投资者、银行家和慈善家,研究是否有新模式能够把资金送到发展中国家。

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 在融资方面可发挥作用

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所需的资金庞大,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在融资方面可发挥一定作用,正在努力推动新的融资方式和项目。傅海燕指出,目标是把银行等私企的资金引入,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

傅海燕透露,年底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将宣布融资和碳信用合作相关的消息。希望新加坡能够扮演桥梁的角色,特别是在地缘情况不利下,新加坡中立的角色就可以起很好的作用。

延伸阅读

仅靠政府资金难向低碳经济转型 亚洲须吸引私人资金补缺口
仅靠政府资金难向低碳经济转型 亚洲须吸引私人资金补缺口
COP28达成协议符合我国需求 有助把投资导向气候行动
COP28达成协议符合我国需求 有助把投资导向气候行动

“新加坡是小岛国,我们的碳排放不多,但我们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严峻,所以我们不仅要本身做好减碳的工作,也希望国际有更好的减碳举措,大家在行动上如何取得进展和共识,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9月12日,我国首任气候行动大使及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高级顾问孟文能(Ravi Menon)说,亚洲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实际投资依然不足,单靠政府融资无法填补这一缺口,必须吸引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为此,我国去年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宣布,启动名为亚洲转型融资伙伴关系(Financing Asia’s Transition Partnership,简称FAST-P)的混合融资平台,目标是筹集高达50亿美元(约64亿新元)的资金。

自那时起,其他政府、多边开发银行、发展金融机构和慈善机构也计划投入优惠资本(concessional capital)。当局也正与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接洽,吸引商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