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海上发生漏油事故,清理油污的工作分秒必争,体型较小的机器人可穿梭于两艘船之间的狭窄空间,安全和快速地清理油污。
本地四个月前发生严重的漏油事故后,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探索和测试有助加强危机应对能力的新科技,要更快速、更有效地应对这类事故。海事局星期四(10月10日)安排媒体前往圣淘沙升涛湾一带,让有关公司介绍和示范其中两项新技术。
其中一个是由韩国海洋污染控制公司KOAI研发的无人驾驶遥控油污清理机器人KOBOT。这个长4.5米,宽1.5米,重约160公斤的机器人,适用于码头和运河等狭窄的浅水区。
在演示中,一台轻型起重机把KOBOT部署到“受影响水域”,并由一人遥控操作。机器人的棘轮可以将水面上的油渍“卷进”油污收集袋中,每小时可清除0.2公吨到0.5公吨的油渍;这个收集袋可拆卸替换,每个可装约0.7公吨的油渍。它也可以在海浪达一米至两米高的海上环境中操作。
KOAI总裁朴景泽受访时说:“KOBOT能够快速部署以应对规模较小的漏油事故。今年2月,韩国釜山甘川港发生漏油事故时,当地政府便部署了KOBOT协助清理。由于机器人体积较小,能更容易地穿梭于两艘船之间的狭道,或部署到一般清理船难以到达的地方。”
韩国现代公司是KOAI的合作伙伴,协助KOAI拓展海外市场。
本地企业演示激光清洁石块和混凝土油渍
另一项示范由本地企业BKR工程有限公司呈现,介绍如何用激光清洁仪器来清除石块和混凝土上的油渍。
BKR工程主要提供激光清洁服务。公司经理侯建丞(40岁)受访时说,发生漏油事故后,通常用高压水枪可清除沿岸约七八成基础建设的油渍,例如水道墙壁和岩堤上的污渍。
“激光清洁仪器可以在清理的最后阶段发挥辅助作用,清除沿岸和陆面残留的顽固油渍。激光的强度可以控制,避免损害表层。”
他透露,公司上个月到岌巴湾滨海俱乐部(Marina at Keppel Bay)示范了激光清洁的功能,成功清除了走道上的顽固油渍。
海事局与TCOMS合作 评估水下浮油探测可行性
海事局也与新加坡海事与岸外工程科技中心(TCOMS)和新科工程的商业航空部门合作,用TCOMS的设施测试超光谱影像,以评估探测水下浮油的可行性。超光谱摄像机可以捕捉到广泛的波长,从可见光到红外线。这让它能够更好地区分油和水,也就更能够在光线微弱等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找出受漏油影响的区域。不过,这个领域仍需大量的开发工作,才可能投入使用。
今年6月14日,两艘船在巴西班让码头碰撞后,大约400公吨的低硫燃油从其中一艘船泄漏。油污在我国海域漂散开来,污染了大片沙滩。当局投入大量人力,展开长达数月的清除工作,一些受影响地区可能仍残留难以清除的油斑。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事故的挑战,不断探求更有效的技术实属必要。海事局强调,当局目前仍在积极探求这方面的新技术。
此外,海事局星期五(11日)举行了应对漏油事故的联合演习,18个政府机构和公司的100多名人员参与了这个两年一次的演习。演习内容除了桌面演练,也包括在巴西班让码头附近的西部锚地进行海上部署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