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正在检讨直接收生计划,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机会、加强甄选过程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以及认可各种成长背景学生的潜力,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教育部长陈振声星期二(10月15日)在国会回复议员沙礼尔(白沙—榜鹅集选区)的口头询问时指出,教育部正在从发展、选择和可达性三个方面检讨直接收生计划(DSA)。
“教育部的目标是确保学校能够为直接收生和非直接收生制的学生,都提供有价值的发展机会,这包括在学校课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术追求中给予他们支持。”
他强调,在直接收生计划中,虽然学校在评估申请者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但教育部希望加强甄选流程,确保一切遵循透明、客观、包容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直接收生计划也必须对所有学生开放,不论他们成长背景如何,都会获得认可。这种认可不仅在于学生的表现,更在于他们在特定领域的潜力。
陈振声:直接收生计划不预留低收入名额
针对直接收生计划是否可为低收入学生预留学额,陈振声指出,当局会谨慎避免这种做法,因为这可能违背以学生潜力和表现为基础的甄选原则。
他透露,过去五年,通过直接收生计划被中学录取的本地学生当中,约有6%是教育部经济援助计划或自主学校助学金的受助者。这些学生的家庭总月入不超过3000元、或人均月入不超过750元。
还有其他低收入家庭的学子通过直接收生计划被录取,包括接受学校经济援助计划和领取“提升”(UPLIFT)奖学金的学生。
陈振声指出,资源较多的家庭确实能够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多机会,正因如此,当局在甄选过程中也会考虑学生可能拥有的机会。
“在评估学生的潜力时,我们不仅会关注当前的表现,还会看未来的潜力。因此,我们同意在评估学生的表现和潜力时,应考虑他们的背景。”
他重申,直接收生计划的重点在于协助学生发展。“我也向教育部的工作人员和学校提供了指导,他们都明白我的观点,就是学校在培养团队时,要确保他们注重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依赖所选拔的学生来提升学校团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