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发展局自2021年起就为所有新组屋项目推演风驱雨情况,识别强风暴雨和极端气候下,雨水可能溅射的区域,并在设计阶段就将此纳入考量,以缓解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
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星期三(10月16日)在国会答复裕廊集选区议员陈有明医生询问时指出,风驱雨模拟(Wind-Driven Rain simulations)利用计算气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不同的降雨条件,让设计师在新组屋设计阶段就并入缓解方法,应对雨水溅入组屋带来的不便。
英兰妮说,风驱雨模拟旨在识别和防止雨水溅到组屋门口和电梯口;识别并尽量减少雨水溅入有盖走道,包括停车处和组屋底层;以及验证修改走廊布局等的缓解措施是否有效。
建屋局也根据建设局推荐的电梯设计,把电梯口铺成一道斜面(sloped thresholds),以降低雨水流入电梯的风险。若有必要,当局还会在底层安装防雨屏和雨篷,防止雨水进入电梯区域。
建屋局采各种设计 减少雨水溅入公共区域
英兰妮说:“在新加坡这等热带气候中,下大雨时强风可能把雨水吹入未完全封闭的公共区域。多年来,建屋局采用了各种设计,尽量减少雨水溅入住宅和公共区域的程度。这些考虑因素已纳入组屋的设计要求,确保我们的社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热带天气的影响,同时仍然保持自然通风和充足的采光。”
陈有明补充提问时,以金文泰的预购组屋Clementi Peaks为例,询问有鉴于西部地区常遇强风大雨,当局是否应该考虑在建造预购组屋项目的更早阶段就研究和采取相应措施,而不是在居民搬入约一年后才安装雨屏;一些居民也反馈雨屏的安装阻挡了风景。
英兰妮指出,Clementi Peaks于2022年10月竣工,意味着它的设计是在建屋局开始为新组屋项目推演风驱雨情况前就确定的。由于Clementi Peaks在交付不久后,居民反映高楼层的公共走廊和电梯口有雨水溅入问题,可能导致雨水渗入电梯井,因此出于安全考量,建屋局决定在电梯口安装额外的防雨屏,以避免雨水溅入影响电梯运作。
英兰妮也说,有鉴于陈有明提及居民给予的相关反馈,当局往后应更早地与居民沟通,解释安装原因,并听取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