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治的未来,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无从谈论。然而,对于大法官梅达顺来说,这个课题却让他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虑。
他担忧的是,新加坡的法律体系可能因为社会变迁影响人们向法律寻求公正和未来律师新血的供应不足,以及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等全球威胁,无法再持续下去。
大法官表示:“我们的社会和法院所处的运作环境,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发生变化。如果我们只是维持现状,就不应期望法治还能像过去那样继续有效地为我们服务。”
他是在最高法院举行的第七场新加坡法院“与社区对话”系列活动中,发表以上讲话。这场于9月20日举行的活动,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场。
在题为《重构法治:一个新构想》的开场致辞中,大法官概述了法治在新加坡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即既维护种族和宗教和谐,也促进商业往来。法治确保法律的公正,并且适用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论他们是什么身份地位。
法治是生存必要条件
大法官指出,作为新加坡和平与繁荣的主要推动力,法治不仅是“新加坡的理想追求,更是与生存的必要条件息息相关。”
但是,全球性的威胁正在影响人类和社会——其中包括年轻律师离职的趋势,以及自行诉讼者的不断增加。这类挑战影响了法律程序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新加坡对法治的构想。
“这些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法治的传统认知,以适应法庭用户独特而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法律专业中年轻同僚的合理需求、期望和愿望。”
随着法庭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自行诉讼者,新加坡法院正在改革我国司法系统,通过简化程序和采用科技,让流程对用户更为友善。
他也指出,根据最近一项对新加坡年轻律师进行的调查,当中约三分之二表示可能在未来五年内离开法律行业。这项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相当一部分参与调查者提出的理由包括工作负担过重、工作与生活失衡以及工作环境文化不佳。
“我们应该考虑法律行业是否存在期望落差,以及需要及时解决的代沟问题。”
大法官补充说,法律界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传达诸如诚信、专业和正义等价值观。正是这些价值观最能让年轻律师保持参与感,并持续追求卓越表现。
“我们应该让律师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尤其是那些最为脆弱的群体。”
“我们需要通过融入诸如公平可得、合情合理、审时度势和表里如一等价值观,来重新审视传统的法治理念,并确保法律实践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大法官梅达顺
对威胁做出一致反应
大法官指出,气候诉讼的增加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都可能带来机遇与风险,而法治的新构想应带动人们对全球人类威胁做出和谐一致的反应。
这意味着,法律系统包括法庭在内,不仅要关注国家及人民,还应将自己视为跨国司法系统的一部分,研究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发展,并在影响全球的法律关键领域进行合作或分享知识。
他补充说,这将创造一个更强大的全球法律框架,更好地应对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所带来的复杂挑战。
“我们对这些挑战的反应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法庭的信任和信心,以及法庭的公信力,从而也会影响法治在新加坡未来几代人中的长远意义。”
重构法治
新加坡法院引入革新的法治理念,更加包容、开放且全面,旨在:
提升法庭用户诉诸司法可及性
法治建立在公众信任法院能为所有人提供公正。
随着法庭上自行诉讼者人数增加,新加坡法院致力于确保所有法庭用户无论是否拥有资源或具备法律知识,都能公平地阐述自己的案件。这些计划包括:
自2014年起在推事庭推出的简化程序,并于2023年扩展至地方法院(需各方同意);
今年在高庭普通审判庭(General Division)推出的快速审理程序,让某些民事案件能够快速解决,无需进行口头辩论;
新加坡法院网站上的数码工具,根据用户对一系列简短问题的回答,提供相关实用信息;
与法律初创公司Harvey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协助用户应对小额索偿庭的法律程序。该工具预计在2025年推出。
确保法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公众能接触到法治的不同层面,律师起着重要作用。法律界正在努力通过关注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的合理需求、期望和抱负,来维持这一专业的持续发展。
由法律界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道德与专业标准委员会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以确保落实可持续的职场做法,并将在适当时候公布建议。
律师事务所应重视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注年轻员工的身心健康,并认可这对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的长期好处。
资深律师应积极接受更可持续和更注重职场健康的工作形式。
年轻律师应做好迎接艰苦磨练的准备,并理解从事法律专业所需付出的长期努力。
促进全球法院之间的合作
面对跨国界的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法院应研究其他法域的发展,包括那些拥有不同法律传统的法域,携手应对挑战,并制定广泛一致的应对措施。
新加坡法院与中国和印度等关键法域举行双边圆桌会议。
新加坡法院与印度尼西亚最高法院于今年共同举办了一场面向亚洲商业法官的研讨班,吸引了来自16个法域的60多名法官参加。
新加坡法院两年一度的司法未来圆桌会议汇集法官、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讨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环境等议题。
新加坡法院主办大法官和科技事务法官会议,讨论科技与司法系统的融合。与会者正探讨制定一个统一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以规范人工智能在法院中的应用。
(本文经过改写,原文刊登于2024年10月7日《海峡时报》)
【本系列由新加坡法院呈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