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在过去五年间,本地家庭的平均生活开支和平均收入都呈增长趋势,但收入增幅大于开支增幅。分析师认为,整体开支结构和五年前区别不大,显示在政府补贴的支持下,国民消费已摆脱冠病疫情的影响。
统计局星期四(11月28日)公布最新的住户开支调查(Household Expenditure Survey)结果。调查显示,2023年的家庭每月平均开支为5931元,与2017年至2018年的5163元相比,平均每年增长2.8%。
同一时期,家庭整体月均收入从1万2661元增至1万5473元,年均增幅达4.1%。这个收入包括薪水、投资收益、租金收益等,也包括政府为帮助居民应对开销增长所提供的各类补助。
有住房家庭比率略减 拥车家庭比率则略增
去年,本地家庭平均每人获得6317元的政府补助。在收入最低的20%群体中,平均每人获得1万零412元的补助,较五年前增加3096元。
在开支分类方面,2023年的调查显示,排前三的是住房(占29.8%)、食物(占20%)和交通费(占13.4%),总计占家庭每月开支的大约63.2%,较2017/2018年调查时的64%小幅减少。
调查显示,相较2017/2018年,拥有自家住房的家庭比率略减,从89.1%降至87.9%。拥车的家庭比率则略增,从35.3%升至36.3%,增加一个百分点。
在消费习惯上,本地家庭仍较倾向于从餐馆、食阁和咖啡店等购买餐饮服务。去年,这部分开销在食物类总开销中占67.9%,基本与五年前持平;平均每月花费为966元,比五年前调查时的810元多。
交通费用方面,去年的月均开销为951元,较五年前的1038元减少。统计局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利用私家车等私人出行方式的开销有所下降,用于地铁和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和点对点交通服务的开支相对稳定。
中国银河证券新加坡经济顾问宋生文受访时说,2023年的调查与2012/2013年和2017/2018年进行的前两次调查相比,虽然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出现落差明显的变化。
开销习惯已脱离疫情冲击 恢复正常
他指出,最新的调查涵盖冠病疫情时期和走出疫情的过程,因此其中显示的稳定趋势意味着,本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开销习惯已脱离疫情的冲击,逐步恢复正常。不过他预计,政府会继续提供各类补助,帮助人们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宋生文认为,我国就业市场稳定,有足够的岗位和发展空间,因此民众的收入和消费会稳中见增。“大家有工作有收入,就有信心消费,拥屋率稳居高位和拥车率增长也是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