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妇女共有的传统服装卡峇雅(Kebaya),是否能成功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预料星期三(12月4日)晚上揭晓。

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联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这个申遗行动,上个月初朝目标迈进重要一步。由12名专家组成、负责审核申遗项目的国际评估团11月4日发布报告说,卡峇雅满足申遗条件,建议将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评估团在报告中指出,卡峇雅若列入名录,将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五国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评估团也表扬五国为提名做足准备,所提呈的申遗文件和视频充分展现卡峇雅作为一种生活文化遗产,对促进多元社群相互交流、融合与尊重所发挥的作用,是多国联合申遗的一个良好范例。

这个评估团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IGC)委任。

委员会将于星期一至六(12月2日至7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行第19届会议,并会在星期二至四(3日至5日)审议90个国家提呈的63个申遗候选项目。

延伸阅读

新马联手为妆艺申遗 庆祝双边关系60周年
新马联手为妆艺申遗 庆祝双边关系60周年
老时尚新脸孔 述说全新卡峇雅故事
老时尚新脸孔 述说全新卡峇雅故事

其中,58个项目获推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包括新马印文泰联合提名的卡峇雅。委员会预计4日(本地时间晚上)审议卡峇雅项目并公布结果,确切时间视会议议程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资料显示,目前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11个项目列入代表名录。  

新马印文泰联五国去年3月提呈申遗文件。这是我国首次与他国携手申遗。

代表本区域的共同历史

卡峇雅是东南亚妇女的传统上衣,下半身可搭配纱笼。它在20世纪初已相当普及,是本地马来族和娘惹妇女喜爱穿的服装,尤其是配合传统节日或庄重场合。

卡峇雅也代表着本区域丰富的共同历史。卡峇雅上的刺绣会根据不同族群的喜好改变,例如爪哇人的棕榈果,以及华族的牡丹和凤凰都是常见的图案。

我国文物局早前推出一系列推广卡峇雅的活动,包括去年4月至5月底举办的“致我们热爱的卡峇雅”(Love, Kebaya)巡回展。

在甘榜格南经营卡峇雅服饰店的拉蒂亚娜(53岁)受访时说,近期的宣传活动有助提高人们对卡峇雅的鉴赏,以及对卡峇雅不同款式的认识。不论这次申遗是否成功,她认为卡峇雅文化应继续传扬。为此,她准备推出一系列“卡峇雅娃娃”产品,希望吸引新生代认识这传统服装。

公众若想为申遗表示支持,可在社媒贴文中加入 #WeHeartKebaya话题标签,以及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或YouTube频道,关注申遗结果公布。

另一方面,新马目前正筹备另一项申遗提名,准备明年联合申请把妆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至今两度申遗成功,第一次是在2015年,植物园成为本地首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二次则在2020年,本地小贩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