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75年前落笔的诗作,如今与他共乘地铁列车,带着过客领略当年的新加坡景象。

现年94岁的王赓武星期一(12月2日)早上与友人一同乘坐环线列车,上方看板印有的诗歌节选,正是他19岁创作的英文诗“Three Faces of Night”(大意为“夜的三面”)。

这首诗用文字带读者从舞厅到路边摊,再前往一户家中,感受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的文化影响,以及英国盘桓的印迹在社会中相互碰撞。

“夜的三面”收录于王赓武1950年的个人英文诗集《脉络》(Pulse),普遍被视为首部本土英文诗集,也示意着新加坡/马来亚诗作风格的开始。

东西南北线和环线列车从今年11月至明年10月,呈现100多首本地诗人的诗作节选,为通勤时光增添诗意。

延伸阅读

逾百首好诗被选上地铁 ​让搭客一路有诗人相随
逾百首好诗被选上地铁 ​让搭客一路有诗人相随
蔡厝港壁画揭幕 35个地铁站漫画联系全部完工
蔡厝港壁画揭幕 35个地铁站漫画联系全部完工

这项名为“诗遇地铁”(Poems on the MRT)的计划,由国家艺术理事会、SMRT和旗下广告商Stellar Ace合作推出,非营利文学组织“新文站”(Sing Lit Station)制作。

四年前卖车 王赓武转搭地铁重新探索新加坡

王赓武答复《联合早报》时说,他很高兴看到自己,以及朋友王润华和梅健青的诗作,出现在同一个列车上。他认为“诗遇地铁”为展示我国众多杰出诗人,提供良好的平台。

他提到,四年前卖掉车子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特别是因为他很享受乘搭列车,从起点坐到终点的体验。“这些旅程为我揭开驾车时从未见过的新加坡,以全新视角重新探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