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带着我的第一只导盲犬回到新加坡,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社会对残障者的理解和包容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推动改变,邱美美(45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2020年共同创立了“K9辅助犬”组织(K9Assistance),致力于提高本地人对导盲犬的接受度。

在过去四年里,他们积极倡导为体障者及失聪和重听者引入辅助犬。今年6月,政府宣布将逐步让辅助犬与导盲犬一样,在公众场所出入。

邱美美受访时说:“一旦改革落实,团队计划筹集资金,为候选名单上的有需人士提供辅助犬。”

邱美美除了担任“K9辅助犬”执行长外,还担任新加坡唯一跨残障非营利组织——残疾人士协会(Disabled People’s Association)的主席。

延伸阅读

推动建设无障碍设施 为残障社区铺平道路获表彰
推动建设无障碍设施 为残障社区铺平道路获表彰

组织汇聚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士,提供相互学习与支持的平台,并在多个领域开展积极倡导,包括推动工作场所的无障碍措施和促进滨海湾花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我特别感到自豪的一项成就,是滨海湾花园的无障碍设施,它展示了新加坡作为无障碍旅游目的地的潜力。这不仅帮助了残障游客,也惠及了本地社区。”

凭借这些卓越的贡献,邱美美成为今年吴作栋协立奖瑞银成就奖的得主之一。

13名杰出残障人士获表彰

新传媒协立慈善基金星期二(12月3日)在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行第六届吴作栋协立奖颁奖典礼,表彰13名残障人士的杰出成就。其中,三人获颁瑞银成就奖,10人获颁瑞银激励奖。

尚达曼总统、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以及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出席了颁奖典礼。

蔡瑞隆在致辞中指出,包容残障者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公众的态度至关重要。通过认可残障者的能力,创造更包容和无障碍的工作环境与公共空间,并为大众提供支持多元能力的技能,我们可以建设一个人人都有机会成功的社会。

“今天的获奖者证明了,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和支持,残障者也能取得非凡成就。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共同加强承诺,携手建设一个更有同理心、更包容的新加坡。”

荣获瑞银激励奖的本地创作歌手沈于翔(30岁)5岁时被诊断患上肌肉萎缩症,12岁起就得靠轮椅代步。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不仅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还积极投身教育工作。

今年,他为新加坡残奥团队创作歌曲,同时也为社服机构MINDS兀兰园学校编写课程,通过歌曲创作帮助孩子们学习生活技能。

“例如,我通过歌曲教孩子们如何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和写信给家人等活动,不仅帮助他们学习重要的生活技能,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表达的残障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