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游戏等媒介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当局更新媒体业技能框架,以涵盖更多职位和技能,帮助从业人员掌握最新行业趋势。业者接下来将提供更多实习和培训机会,壮大本地人才库。
媒体业技能框架于2018年推出。近年媒体业迅速发展,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精深技能发展局和劳动力发展局在咨询业界代表后,推出更新版框架。有意从事媒体工作或在职的人员,可通过框架了解这个领域有哪些就业或技能提升机会。雇主则能利用框架,优化人才招募、发展和培训。
更新版框架涵盖业内195个职位和230项技能,比2018年的112个职位和130项技能多,反映了媒体业的扩展。
虚拟制作(Virtual Production)是新兴的媒体科技之一。虚拟制作技术是在拍摄时,以LED屏幕呈现虚拟环境,根据演员的实时动作,调整屏幕的透视和视差效果,使拍摄不再受限于地点、场景、天气等因素,能够为拍摄团队解决场地租赁、封路、布景、取景费、许可申请等多方面问题。
相比传统的绿幕(green screen),虚拟制作可提供更逼真的拍摄环境,不仅能让演员更投入地发挥,还能更精确地掌控现场灯光等细节。
看准虚拟制作的潜力,业者已在本地设立三个虚拟制作摄影棚。其中,Oceanus Media Global在乌美工业区投资超过400万元,设置两个摄影棚;另一个由X3D成立,位于巴西班让发电厂内。
资媒局去年启动一项3000万元基金,为使用虚拟技术拍摄的本地音乐视频、短片及品牌广告,提供多达50%的成本资金。技术人员也可获得资助,接受虚拟制作培训。
过去一年,这项基金已支持28个虚拟制作,以及650名技术人员受训。
借力虚拟制作 陈志文实现创意飞跃
入行20多年的本地导演和制作人陈志文(48岁),去年在韩国和本地接受虚拟制作培训,为他酝酿已久的电影创意带来突破。
“过去两三年,我一直想拍一部电影,但始终无法将脑海中的场景还原到现实拍摄中。有了虚拟制作技术,这一切终于成为可能。”
陈志文和制作公司Sonder Films,已在虚拟制作棚完成拍摄一个20分钟的样片,画面十分逼真,难以分辨实物道具和虚拟背景。团队接下来计划寻找投资方,把影片发展成长篇电影。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星期三(12月4日)上午在亚洲电视论坛与市场开幕仪式上说,资媒局将与七个业者合作,提供超过70个媒体制作、技术和业务管理的实习机会。
Oceanus首席执行官陈元应说,公司目前有约50名职员,半数是技术人员。随着业务扩展,公司计划增聘多一倍人手。“除了摄影棚等硬件设施,我们更需要可以操作器材的技术人员。”
公司接下来也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合作,为本地专业人员提供虚拟制作的培训,并设立一个虚拟制作的文凭课程,让学生报读,掌握基本技能。
本地去年共有2万4960名媒体从业员,自2018年起每年增长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