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迈杰思百利宫幼儿园(MindChamps PreSchool @ Paragon),映入眼帘的便是教师墙。在满墙的女教师照片中,白佳文如同“万花丛中一点绿”。

对此,白佳文(31岁,资深英文教师)早已习以为常。在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八年里,他一直都是幼儿园里唯一的男教师。

白佳文在理工学院修读产品设计,后来转换跑道进入幼教行业,如今是他当幼儿园教师的第八年。(视频截图)
白佳文在理工学院修读产品设计,后来转换跑道进入幼教行业,如今是他当幼儿园教师的第八年。(视频截图)

白佳文原本在新加坡理工学院修读产品设计,到越南参加海外浸濡计划时,他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跟小朋友互动,因此下定决心转换跑道。理工学院毕业后,他开始攻读幼教相关的文凭课程。

刚开始,白佳文尝试申请私立幼儿园,却频遭拒绝。他回忆道,因为自己的华文名字听起来像女生,起初不少招聘者都会热情回复,但发现他是男生后,往往非常犹豫,有些业者甚至直接拒绝。最终,他加入了一家由主要业者(Anchor Operator)经营的中心。

在白佳文成为助理教师的第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家长的反馈。“有些女学生的妈妈问我的校长,为什么会有男教师?他会对我女儿做什么吗?会摸我的女儿吗?当时听到,我就有点心凉了。”

延伸阅读

本地幼教男教师逐年增加 人数占比仍不足1%
本地幼教男教师逐年增加 人数占比仍不足1%
陈能端:托儿所来了男老师
陈能端:托儿所来了男老师
白佳文刚入职时,曾面对不少家长的怀疑与不信任,让他一度感到心凉。(视频截图)
白佳文刚入职时,曾面对不少家长的怀疑与不信任,让他一度感到心凉。(视频截图)

白佳文内心难免失望,但校长当时的一番话却让他铭记于心且身体力行。“许多家长只是没有接触过男教师,只要你尽职尽责,就能证明给他们看,男教师和女教师并没有差别。”

在主要业者经营的学前中心工作四年后,白佳文加入迈杰思百利宫幼儿园。但即使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无法消除家长的顾虑,“甚至有家长因为我的存在,想让孩子转学”。

家长的部分顾虑,源于幼儿园教师除了教学之外,也须要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例如带小朋友上厕所。这对男教师来说,相当不方便。男女教师间的分工合作就变得尤其重要。

和白佳文搭档过一年的范宇受访时提到,通常在她带小朋友去厕所时,白佳文会留在课室里做其他准备工作,例如在午睡前铺床、准备下午茶点等。

范宇(左三)与白佳文(左一)曾搭档带班一年,在照顾孩子们的起居上,他们分工合作,相互担待。(视频截图)
范宇(左三)与白佳文(左一)曾搭档带班一年,在照顾孩子们的起居上,他们分工合作,相互担待。(视频截图)

范宇认为男教师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好处,让小朋友习惯在校园里看到男性的存在,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为了消除家长的误解,男女教师会共同努力,向家长证明男教师的专业和爱心。”

幼儿培育署在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提到,幼教中心法规并未规定男性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或不应履行哪些职责。不过,幼儿园通常都有各自的规定,包括不允许男教师参与孩子的日常护理工作,例如给孩子洗澡或换尿片。

迈杰思在全岛的38所幼儿园,共雇用20名男教师,他们都只教K1与K2的学前儿童。

在幼儿园,孩子们的日常护理工作通常都交由女教师负责,例如带孩子上厕所、帮他们换衣服等。(视频截图)
在幼儿园,孩子们的日常护理工作通常都交由女教师负责,例如带孩子上厕所、帮他们换衣服等。(视频截图)

迈杰思幼儿园总经理陈文达说:“主要的考量是因为年纪更小的孩童需要更多日常生活上的照料,例如,换尿片、换衣服、洗澡或是上厕所。这些工作我们只交给女教师。”

陈文达透露,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再加上大班的孩子表达能力更强,如果在学校里发生任何事情,小朋友都可以跟家长沟通,这能打消一些家长的顾虑。

迈杰思幼儿园总经理陈文达透露,迈杰思目前共雇用20名男教师,他们只教K1和K2的孩子。(视频截图)
迈杰思幼儿园总经理陈文达透露,迈杰思目前共雇用20名男教师,他们只教K1和K2的孩子。(视频截图)

三岁丧父 立志为孩子树立一个父亲的形象

“我在幼儿园里告诉大家,我爸爸死了,却被老师骂了一顿。”

姚铭汉(30岁,高级英文教师)对自己在幼儿园的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当时,老师叫大家分享爸爸的职业,三岁就失去父亲的他天真地说:“我爸爸死了。”结果被老师批评,认为他不应该用“死”这个字。

姚铭汉三岁丧父,他立志成为幼教教师,让那些和他一样没有父亲的孩子,可以有一个父亲形象的榜样。(视频截图)
姚铭汉三岁丧父,他立志成为幼教教师,让那些和他一样没有父亲的孩子,可以有一个父亲形象的榜样。(视频截图)

“那时我希望长大可以成为一名老师,让那些和我一样没有父亲的孩子,也可以有一个父亲形象的榜样。”

和中途转行的幼教工作者不同,姚铭汉是科班出生,从理工学院开始便修读学前教育课程,并进入新加坡社科大学继续深造,是新社科大学学前教育学士课程的首届毕业生,他是那一届毕业生中的唯一男性。

幼教行业里的男性是极少数,姚铭汉(左一)从新加坡社科大学的学前教育学士课程毕业时,是那届毕业生中的唯一男性。(受访者提供)
幼教行业里的男性是极少数,姚铭汉(左一)从新加坡社科大学的学前教育学士课程毕业时,是那届毕业生中的唯一男性。(受访者提供)

毕业后,他加入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NTUC First Campus’s My First Skool),如今已从事幼教三年。

作为行业里的极少数,姚铭汉曾经听过许多质疑的声音,有朋友告诉他,幼儿园教师整天什么都不做,只是陪着小孩子玩,不是男生该做的工作。

就连他的母亲也一度不看好。“她最初试图说服我选择其他专业,后来我读大学时,她还问我毕业后要不要成为小学或者中学老师。”

姚铭汉决定进入学前教育行业时,身边亲朋好友对此都不看好,但他从未因此动摇。(视频截图)
姚铭汉决定进入学前教育行业时,身边亲朋好友对此都不看好,但他从未因此动摇。(视频截图)

面对身边亲朋好友的质疑,姚铭汉从未动摇。“男老师在这个行业非常罕见,偶尔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所以人们才会对男幼教老师有不好的刻板印象。”

姚铭汉说:“身为男老师,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才能证明自己和女老师同样有爱心、同样关心小朋友。”

面对家长,姚铭汉的“制胜法宝”就是积极沟通。“我会毫无隐瞒地和家长沟通每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包括孩子可能想坐在我腿上的时候,我是如何处理的。”

姚铭汉(左一)积极地与家长沟通每天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视频截图)
姚铭汉(左一)积极地与家长沟通每天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视频截图)

这样坦诚相待的沟通方式,让姚铭汉赢得许多家长的信任,班上的孩子也非常喜欢他。

“我最骄傲的一刻就是听到家长告诉我,他们的孩子说自己长大以后,也想和我一样成为幼儿园老师。”

本地男幼教比率远低于北欧

在新加坡,从事幼儿教育的男性教师屈指可数,根据当年的媒体报道,在1990年代甚至不超过10人。2019年,本地受认证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有2万1400人,当中只有150人是男性;2023年幼教工作者总数增至2万5700人,男性也增加到245人,但比率仍不到总数的1%,远低于男幼教教师比率最高的几个欧洲国家。

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总经理程爱玲谈到,幼乐园一直积极聘请男教师,在幼乐园旗下的161所幼儿园里,目前共有45名男性幼教工作者。

程爱玲透露,在招聘过程中,无论性别,幼乐园最看重的还是应聘者对教育孩子是否有热忱。不过考虑到幼教行业是女性占绝大多数,幼乐园也希望男性应聘者能够适应女性居多的工作环境,并且乐意与女教师一起合作。

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总经理程爱玲说,幼乐园在招聘教师时,无论性别,最看重的还是应聘者面对孩子的热忱。(视频截图)
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总经理程爱玲说,幼乐园在招聘教师时,无论性别,最看重的还是应聘者面对孩子的热忱。(视频截图)

程爱玲分享,近几年随着男教师人数增加,更多家长在亲眼看到男教师对孩子的细心呵护后,对这个行业中的少数群体看法有所改善。“现在我们介绍男老师给家长的时候,很多人都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有些家长也非常欢迎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