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工总会属下的家庭佣工中心通过一系列课程,加强外籍帮佣的看护能力,包括计划于明年开办教潮州、福建和广东话的方言课,让帮佣与雇主和看护对象能更有效地沟通。
家庭佣工中心(Centre for Domestic Employees ,简称CDE)配合12月18日的国际客工日,于星期天(12月8日)在圣淘沙名胜世界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为我赋能”(Empowering Me)的庆祝活动,感谢现场近千名外籍帮佣的辛勤付出。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晓芳担任活动主宾,并在致辞时指出,家庭佣工中心除了与医疗保健学院合作为外籍帮佣开设以他们的母语进行的试点老年护理培训项目,接下来也准备推出方言课。
“家庭佣工中心计划为外籍帮佣提供华语、福建话,甚至是广东话的方言课程。这有助于帮佣与雇主和家人之间的沟通,协助她们与共同生活的人建立长久的关系与信任。”
职总外籍员工事务处长林泽秋受访时说:“本地有不少年长者主要使用方言,协助帮佣学习方言,能让她们更有信心地照顾年长者。”
拟明年首季先推出福建话课程
林泽秋透露,中心打算在明年第一季先推出福建话的短期课程。课程可能以小组进行,让帮佣能更好地吸收。若反应良好,会陆续推出教导其他方言如潮州话和广东话的课程。
此外,中心明年也会与医疗保健学院为帮佣提供失智症护理及育婴等看护专业课程,让她们能更专业地服务雇主和看护对象。
家庭佣工中心与新加坡银丝带组织在现场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合作,加强对外籍帮佣心理健康的援助。除了为她们提供免费咨询辅导与心理健康工作坊外,她们的雇主也可通过免费工作坊,学习如何支援帮佣。
中心与银丝带组织即日起至明年3月,针对外籍帮佣的需求等展开线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将用于规划未来项目。
中心与医疗保健学院自9月起,合力为外籍帮佣推出两天的年长者护理、看护者自我关怀相关培训。课程以英语、缅语、印尼语等进行,超过120名帮佣参加培训。
从菲律宾来到本地工作的伊芙琳(56岁),六年来负责看护雇主87岁的失智症母亲和95岁的年长父亲。
她说:“虽然我的祖父也是失智病患,但这是我第一次照顾失智症患者。对我来说,要同时兼顾体力、压力、时间,耐心地照顾婆婆,真不容易。尤其婆婆只听得懂广东话。”在雇主的鼓励和支持下,下周她将参加年长者护理与自我关怀培训。
对于明年即将推出的失智症护理和方言课,伊芙琳很是期待。
“如果我能多用广东话跟婆婆聊天,相信对她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