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个月的修复和重新装修,裕廊西52街第505座巴刹与熟食中心的部分摊位星期一(12月9日)重新营业。虽然环境变得更卫生、更明亮,但一些食客和摊贩反映,座位间距过窄,用餐时几乎“肩碰肩”,部分桌位之间的空间甚至不足以让轮椅通行,影响通行和用餐体验。

也有摊贩说,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他们在工程前曾建议增设大型风扇改善通风,但这一建议未被采纳,让他们颇为失望。

裕廊—金文泰市镇理事会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市镇会已优化桌椅的摆放位置,确保个人代步工具(PMA)使用者和行动不便者有充足空间,方便他们在摊位前通行,并能直接到达摊位。

发言人指出,这项调整解决了之前存在的空间局限问题。

针对风扇问题,发言人说,市镇会一向积极回应相关需求,并在这次修复和重新装修(Repair and Redecoration)中增加风扇数量。“过去三四年来的风扇需求,我们都尽可能满足。”

延伸阅读

裕廊西第505座巴刹熟食中心 关闭三个月翻新
裕廊西第505座巴刹熟食中心 关闭三个月翻新
静山熟食中心重开 过道窄难通行 托盘归还处减少
静山熟食中心重开 过道窄难通行 托盘归还处减少

《联合早报》也询问装修详情,包括费用、改进和增添项目等,但市镇会没有答复。

对于座位的反馈,负责这区基层事务的裕廊集选区议员黄伟中答复《联合早报》时说,小贩协会将与承包商合作,研究人流情况并探讨改进方案。

增设防鸟和防鼠刺 以减少鸟患和鼠患

黄伟中指出,鸟类滋扰一直是小贩中心面临的问题,这次装修工程增设防鸟刺和防鼠刺,以减少鸟患和鼠患。

他呼吁公众妥善丢弃食物垃圾,不要隔夜存放食物,进一步提升小贩中心的卫生水平。

裕廊西52街巴刹与熟食中心增设防鼠刺,以减少鼠患。(陈渊庄摄)
裕廊西52街巴刹与熟食中心增设防鼠刺,以减少鼠患。(陈渊庄摄)

裕廊西52街505小贩协会主席白亚福(75岁)说,小贩协会的代表正与承包商和议员,商谈如何改进装修的不足之处。

“装修工程大大提升了公厕设施,男女厕所隔间从原有的九个增至12个,也添加了风扇。所有地砖都换成防滑地砖,电灯比以前更亮了。”

拥有191个摊位的裕廊西第505座巴刹与熟食中心,今年9月9日至12月8日因为修复和重新装修工程暂停营业。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12月9日)走访时发现多数摊贩还在清洗,仅少数开业。受访摊贩说会在星期二或星期三开始营业。 (陈渊庄摄)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12月9日)走访时发现多数摊贩还在清洗,仅少数开业。受访摊贩说会在星期二或星期三开始营业。 (陈渊庄摄)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走访时发现多数摊贩还在清洗,仅少数开业。受访摊贩说会在星期二(10日)或星期三(11日)开始营业。

食客坐下时与他人碰肩又碰背 承包商拆部分座位腾空间

不愿透露全名的黄姓家庭主妇(64岁)说,新座位间距过窄。“像我这样比较胖的人,坐下时肩膀会碰到旁边的人。我伸腿或进出座位时,也觉得空间太小了。”

有食客和摊贩反映,座位间距过窄,用餐时几乎“肩碰肩”,影响用餐体验。(陈渊庄摄)
有食客和摊贩反映,座位间距过窄,用餐时几乎“肩碰肩”,影响用餐体验。(陈渊庄摄)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摊贩反映,以马来煎饼、经济米粉和擂茶摊位前的座位为例,如果两人同时坐下,背部几乎紧贴,行走空间不足。为了解决问题,承包商已在星期天(8日)晚上拆除六个座位。

他说:“装修工程才刚结束就拆座位。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鱼丸肉挫面摊贩萧建军(45岁)计划星期二开始营业。“这里的屋顶这么高,完全可以安装大风扇。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如果能安装就更好了。”

住在达曼裕廊超过10年的陈姓行政人员(44岁),星期一带着两个女儿到巴刹与熟食中心吃早餐。

她说:“粉刷后整体光线更亮,可能灯光加强了,也感觉通风效果比以前好。”

杂粮摊贩陈景清(70岁)也对装修感到满意。“我的摊位前添加了两个风扇,凉快多了!”

据《新明日报》之前报道,宏茂桥静山巴刹与熟食中心10月底重开后,摊贩与食客也指出整修后熟食中心的座位间隔太窄难通行,国家环境局表示将与市镇理事会携手,调整餐桌和座位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