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如何正确穿搭卡峇雅的工作坊、三代同堂的卡峇雅选美比赛、教导年轻人制作卡峇雅的短视频……随着卡峇雅正式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也积极响应号召,推动卡峇雅的传承与推广。
经过两年多历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泰国联合提名的东南亚妇女传统服饰卡峇雅(Kebaya),上个星期三(12月4日)成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国家文物局星期二(10日)举办晚宴,答谢在卡峇雅申遗过程,以及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方人士。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出席活动致辞时说:“卡峇雅申遗成功后,我们如今需要做的是确保这个独特的文化遗产获得保护,不仅是为了纪念先辈留下的文化,或是在当下欣赏这个文化,也为了把它传承给后代。”
本地著名娘惹珠绣大师黄俊荣(44岁)希望,卡峇雅申遗成功能鼓励更多女性在各种社交场合穿上这个传统服饰。他预计,随着卡峇雅热度的上升,销量也将出现增长,尤其在农历新年前夕。
“这对我们这些从事传统文化遗产行业的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如果没有人欣赏这种服饰,我们将难以生存。”
黄俊荣也是新加坡土生协会成员,他透露,协会目前正计划举办一系列卡峇雅相关的工作坊,内容包括教导人们如何穿搭和欣赏卡峇雅等。
土生华人团体爱山公会成员黄朱连(56岁)预计,卡峇雅申遗成功也会带动大众对土生华人文化的兴趣。公会有意推出各种工作坊,包括学习卡峇雅穿搭、娘惹珠鞋制作、峇峇马来语、娘惹糕点制作等。
35岁的服装设计师苏菲扬托(Sufiyanto Sopingi)两年前,与朋友联合设立展示马来族与印尼复古时尚的社交媒体账号Kebaya Societe。
接下来,他希望通过社媒短视频,与年轻一代分享卡峇雅的制作工艺,并教他们如何动手为自己量身定做卡峇雅,让年轻人了解并欣赏这个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
申遗成功是第一步 须不断创新与创造
马来表演艺术团体Sri Warisan创办人兼艺术总监、文化奖得主颂赛依德(Som Said,73岁)说,我国10多年前举办过卡峇雅选美比赛,但因热度不够,未能延续下去。
如今,随着卡峇雅的热度重新被点燃,她希望能够恢复这个比赛。“我们可以邀请设计师设计卡峇雅,并开放给不同种族的女性参加,甚至可以让三代人一起走秀。
“推广卡峇雅有很多可能性,申遗成功只是第一步,我们不能在获得认可后停滞不前,必须不断创新与创造。”
文物局也将继续与社区合作,提高人们对卡峇雅的认识,包括在明年5月举行的文化遗产节上,重点展示卡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