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起家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Doctor Anywhere进行战略重组,裁减了8.1%东南亚员工,当中也包括本地员工。
Doctor Anywhere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共有45人被裁退,其中本地受影响员工少于20%,没有任何医生和医疗人员受裁员影响。
发言人说明:“进行战略重组,是为了因应急速变化的市场状况,并加强基础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增长。此次重组着重于精简运营,优先聚焦于最具持续增长潜力的几个重点领域。”
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林伟文说:“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决定,也是我们不得已的最后手段。但是我们必须继续专注于长期愿景,同时继续为亚洲社群提供方便且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
发言人也强调,公司已为受影响员工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安排职务调配,其他新职能岗位也仍在继续招聘。受裁退的员工会获得比法定要求更高的离职补偿福利,包括根据工龄计算的遣散费、遣散通知期薪资、假期现金补偿,延长医疗保障等。
Doctor Anywhere成立于2017年,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远程医疗平台之一,为本地逾100万名用户提供服务。除新加坡外,公司业务范围遍及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集团在本地也设有至少七家实体的安宜诊疗所(DA Clinic)。
去年,公司报告营业亏损2360万美元(约3179万新元),营收为6210万美元。同年12月,公司在C1轮融资中获得了4080万美元。
全国职工总会附属的保健服务业雇员联合会(Healthcare Services Employees’ Union,简称HSEU)执行秘书吴哲杨指出,Doctor Anywhere虽未加入工会,但有部分员工是联合会属下会员。
他强调职总附属工会及协会将对非工会公司的被裁会员提供援助,并鼓励受影响的工会会员或其他员工主动寻求协助。
佳能已先与工会沟通 裁员配套是集体协议结果
另一家知名企业佳能新加坡(Canon Singapore)也向《联合早报》证实了公司裁员的消息。
佳能新加坡受询时说,公司进行了全面裁员,具体多少员工受影响,对方拒绝透露,只笼统地说是“偏低的单位数比率”。佳能在本地约有700名员工。
佳能提出的裁员理由也和Doctor Anywhere类似,指这项艰难决定是公司重组的一环,为的是确保长期业务可持续,并更好地将资源与未来目标对接。
佳能在完成尽职调查后已提前与工会沟通,并在裁员前事先咨询工会,所提供的裁员配套是集体协议的结果。佳能也将为受影响员工提供技能再提升等培训津贴,职总的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也到场给予被裁员工更多协助。
职总附属的新加坡劳商工友联合会(Singapore Manual & Mercantile Workers’ Union,简称SMMWU)秘书长林志康说,佳能新加坡是在劳商工友联合会之下成立了工会,公司也尽力探索所有替代方案,包括将受影响员工调配到其他合适岗位。工会与佳能新加坡已确保受影响员工获得合理的裁员配套,符合《劳资政冗员管理和负责任裁员指导原则》(Tripartite Advisory on Managing Excess Manpower and Responsible Retrenchment,简称TAMEM),也将协助这些员工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工作岗位。
职总和劳商工友联合会也将为失业员工提供职业配对和咨询、培训和技能提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