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碳排放量,除了源自生产与运送货物,当中相当大一部分也来自员工出差旅行所间接造成的碳排放。如何减少差旅碳排放,对企业实现减排目标也至关重要。

以电子制造商爱普生东南亚(Epson)2023年财年碳排放量为例,这家企业有接近六成的排放来自物流和商务差旅(即《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的“范围三”的间接排放),远远超过企业生产(范围一)和所使用能源(范围二)的直接排放。所谓“范围三”排放指的是公司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间接排放,包含15个类别;而“商务差旅”在爱普生“范围三”排放中占比高达25%,仅次于“上游运输”和“货物配送”的59.7%。

爱普生区域总监(打印机、投影机及品牌与传播)陈美玲受访时说,为了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公司减少了差旅次数,并为整个区域推动永续运营模式。

她说:“与各个地区的办事处密切合作、持续巩固伙伴关系是重要的;但我们也在积极寻求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促进沟通与协作。”

例如,爱普生就采用混合会议解决方案(hybrid meeting solutions),借助自家一款互动式投影仪,结合虚拟和线下会议,就可以无须飞到对方所在的城市也能实现“面对面”合作。

延伸阅读

发电机业者设太阳能场 供应洁净能源减少碳排放
发电机业者设太阳能场 供应洁净能源减少碳排放
掌握计算制定减排策略 物流业者上课学碳管理
掌握计算制定减排策略 物流业者上课学碳管理

不是飞不飞的问题 而是怎么飞

不过,要完全避免商务出差也不实际。不愿具名的吴姓转口贸易业者告诉记者,他认为再多的视讯会议,都比不上现实生活中与合作伙伴温暖有力的握手和问候,很多时候也得到对方的工厂亲自看看生产环境。

他说:“这些都是无法取代的,所以不是飞不飞的问题,而是应该怎么飞。”

政府也已规定,所有在本地上市的企业,2025年须得先呈报范围一和二的排放量,从2026财政年开始,也得同时呈报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那些未上市但营收超过10亿元且资产超过5亿元的大型企业,也得从2027年起呈报范围一和二,并在2029年起呈报范围三排放。

范围三因为包含物流、消费者行为,以及差旅间接造成的碳排放,追踪与统计最为困难,因为这些活动与行为几乎完全在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外。

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日前的调查也显示,企业在制定更环保的出差规定时,目前面对三大挑战:缺乏对永续发展方面的知识与培训(48.9%)、雇员缺乏参与度和环保意识(45.7%),以及缺乏适当工具了解差旅对环境影响(37.2%)。

选直航而不中转航班 改搭火车而非内陆航班

共和理工学院是提供相关课程的其中一所学府。酒店与服务管理系高级讲师比斯瓦济(Biswajit Guha)受访时指出,减少出差碳足迹的方式包括选择直飞航班而不是中转航班、购买碳补偿信用、支付一笔费用赞助环保项目,抵消自己出行所造成的碳排放。人们也可以改搭火车而非内陆航班,或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车。

他也建议,在外用餐时尽可能选择当地农产品,减少食材运输造成的碳排放。

住宿是出差者减碳排放重要环节

住宿,也是出差者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千禧酒店及度假村代理首席运营官兼首席商务官布拉卡斯(Saurabh Prakash)受访时说,集团旗下酒店通过LED照明系统和客房运动传感器来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大容量浴室用品和改进垃圾分类与再循环流程来减少浪费,或选择与更重视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运用等原则的供应商合作。

他也建议房客尽可能为垃圾分类、避免每日换洗浴巾、节约用水等等。“这些行为只要求房客付出小小的努力,却会对减少排放和降低碳足迹起到重要作用。”

希尔顿东南亚副总裁兼区域总监亚历山德拉(Alexandra Murray)则介绍,在集团旗下酒店举办活动的客户,都可使用集团开发的环境影响计算器(Meeting Impact Calculator),控制碳排放量。酒店也采购长得没那么好看、人们过去会拒绝食用的“丑菜”当食材,也会多用在地种植者提供的新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