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业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家属希望用歌声送往生者最后一程,歌台艺人到灵堂献唱的邀约明显增多,有些艺人一个月能接多达30场演出。

“民歌歌后”林丽影受访时说,她2010年出道,如今一周内会有三场邀约到灵堂献唱。

“这个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有些歌手几乎每天都排满演出。我听前辈说,灵堂上请歌台艺人献唱的传统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

歌台艺人董仕强则透露,他近期的演出都以丧礼为主。他说,由于男歌星较少,自己曾一天内安排四场灵堂献唱。目前,他一个月能接到的邀约有20至30场。

“早些年演出时,可以选择的歌曲很少,对歌手来说压力不小,还需要适应多种语言的歌曲。”

延伸阅读

献唱流行乐曲 送别逝者抚慰生者
献唱流行乐曲 送别逝者抚慰生者
宏茂桥七旬小贩去世 近百人热闹送殡
宏茂桥七旬小贩去世 近百人热闹送殡

他指出,家属如今会请流动歌台花车,在送殡途中边唱边行。“如今,人们更能够接受在丧礼上奏乐歌唱,加上很多往生者生前喜欢看歌台,家属才希望用这种热闹的方式送别。如果预算充足,还会请歌星到场表演。”

董仕强说,许多家属会请流动歌台花车,在送殡途中边唱边行。(受访者提供)
董仕强说,许多家属会请流动歌台花车,在送殡途中边唱边行。(受访者提供)

“美臀歌后”婷婷说,她10年前刚开始在丧礼上献唱时,一个月最多接八场,疫情之后,邀约几乎翻倍,如今每月可接20多场。

“与七月歌台不同,灵堂演出对服装有严格要求,我们必须穿着端庄,以深色、黑白为主。”

记者也联络上一名从业20余年的乐队女负责人,不愿透露姓名的她说,乐队几乎每天都有工作,近些年收到的邀约有明显增多。

曲目应家属需求安排

灵堂曲目多元化,歌台艺人应家属需求献唱。

林丽影说,在灵堂献唱时的曲目选择,一般根据往生者家属的要求安排,其中以福建歌和改编的歌仔戏曲目居多。

她透露,有些家属会要求演唱悲伤的歌曲,例如《三声无奈》或《雪梅思君》,以表达思念之情;而在一些被视为喜丧的场合,特别是往生者是人瑞时,灵堂上也可能响起《欢喜就好》或《甜蜜蜜》这样的轻松曲目,为告别增添温馨氛围。

“除了福建歌,我们还会唱广东歌、潮州歌、客家歌,甚至英语歌曲,歌手会根据不同籍贯的需求调整曲目。”

董仕强则说,有些家属会要求演唱歌颂父母的歌曲,又或是往生者生前喜爱的曲目。“还有家属会点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歌曲,如《读书郎》,以此缅怀亲人。”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4年12月15日的《新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