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身份证号码不能乱给”早成为国人的共识。随着诈骗案件激增,身份证号码更被视为必须保护的个人资料,唯恐外泄。

然而,随着政府不再将身份证号码视为隐秘信息,公共机构未来将逐步取消隐藏部分身份证号的做法,令许多人感到困惑与不安。

《联合早报》综合了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的声明,并邀请Dentons瑞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部高级合伙人梁清龙律师,解答相关疑问。

我的身份证号码是否仍属于隐秘资料?

梁清龙认为,身份证号码可能不久不再视为隐秘资料,但仍属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表明,身份证号仍受个人资料保护法的约束。机构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时须获得许可,并确保合理使用和数据安全保障。委员会将在完成业界和公众咨询后更新相关指导原则,但现有准则暂不修改。 

延伸阅读

不再认为身份证号码应隐秘 政府将更新PDPA相关指导原则
不再认为身份证号码应隐秘 政府将更新PDPA相关指导原则

我已用身份证号码设为密码,该怎么办?

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提醒,身份证号码不应用作密码。已这么做的人应立即更改密码。

如果机构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我该担心吗?

梁清龙说,消费者无须过度担忧,但应了解索取原因及可能后果,不可有求必应。 

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资料?

梁清龙说,公众应询问机构索取身份证号码的理由,若理由不充分,可拒绝提供。例如,仅为了通过电邮发送广告或通知而索取身份证号码是不合理的,不该提供。

收集身份证号码的机构有哪些责任?若未履行会怎样?

梁清龙说,收集和保护个人资料是两码事。机构即使无须获得当事人同意,即可收集、使用和披露公开可得的个人资料,仍须采取合理措施保护资料。如未履行保护责任,机构可能面临最高100万元或年营业额10%的罚款。 

有人掌握我的身份证号码和全名,可以做什么坏事?

梁清龙认为,身份证号码和全名虽是基本信息,但若被恶意使用,可能导致身份遭盗窃。他提醒公众,不要因对方知道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就轻信,更不可提供额外个人信息。如有疑虑,应直接联系相关机构查证,而不是拨打对方提供的号码。

商业大楼或公寓,能收集访客的身份证号码吗?

根据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官网,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应避免收集身份证号码,建议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查验带照片的身份证件,记录访客姓名和联系方式,或仅记录部分身份证号码。 

哪些企业或服务商有权收集身份证号码?

根据个资委官网,车辆租赁/共享公司、电信公司、兽医站、医院、水疗中心或美容院,以及电力零售商等受特定法令管制的机构,有权收集顾客身份证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