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属下的度量衡办公室(Weights and Measures Office)加强对废金属和回收等高风险行业的检查,今年首10个月共查出超过300起违规案例,高于去年全年的近230起。
度量衡办公室司长黄敏依答复《联合早报》问询时说,办公室每年进行1200次突击抽查,这包括常规检查,还有响应对潜在不合规行为的举报。
抽查行动主要是检查商家是否有未经验证的仪器,或仪器准确标签(Accuracy Label)已经过期。当局在2004年推出准确标签计划,规定商用称量仪器需每年接受授权检查员验证,并贴上列明验证日期的标签,以证明仪器精准。
废金属和回收行业 “吃秤头”情况受关注
据报道,11年前,“吃秤头”情况最多的是售卖冷冻鸡肉和果冻粉的商家;更早以前,相关投诉多与巴刹、海鲜餐馆等餐饮业有关。如今,更受度量衡办公室关注的是废金属和回收行业。
度量衡办公室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首10个月办公室共查出超过300起违规案例,高于去年全年的近230起。黄敏依说,案例有所上升是因为办公室加强了对废金属和回收行业等“高风险”行业的检查。
“这些行业是我们根据公众反馈,以及度量衡办公室分析其潜在违规情况数据筛选出的。”
商家使用仪器 每年都须由授权检查员验证
黄敏依说,综合来说,最常见的商家违规行为是使用未经验证或验证有效期已过的仪器。首次违规的商家通常会说,他们并不知道现行法规要求仪器每年都须由授权检查员验证。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案例,其中称重仪器被篡改,以显示虚假的读数。”
今年5月,办公室对一家废金属和回收公司进行稽查,发现了一些被篡改的秤,仪器上安装了能够改变显示器上重量,并导致读数不准的外部设备。公司最后被罚款,秤被没收。
6月时,搬运服务公司Huat Seng Cleaning Company因为公司没有注册相关的电子秤,也没有经过授权检查员验证贴上准确标签被控,最后罚款处理。
消费者扫描二维码 可检查秤有效期
目前度量衡办公室有市面上所有已注册的商用称量器的记录,记录系统也能让商家查询秤的有效期,也用于发短信提醒商家仪器须接受重新检测。
度量衡办公室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按重量收费的商品时,要留意秤上是否有准确标签和二维码,证明该秤检查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二维码上有个七位数标识号,消费者可扫描查询这机器的验证日期、所属商家或用户的信息。
“称重前,消费者可检查秤已归零、秤上的商品重量与标签上的是否一致、如标签上的重量和价格不清楚应提醒卖家重新称重、秤上如果没有数字可要求商家显示,最后检查商品包装是否破损或标签是否磨损,以确保商品重量和标签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