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政府不再隐藏个人部分身份证号码引起的困惑与热议,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和财政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召开记者会,说明事件源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失误,并再次就事件道歉。
杨莉明重申,政府在这件事上的出发点是要改变人们把身份证号当作身份验证的做法,减少被盗用的风险。她说,身份证的主要用途是识别身份(identifier),把身份证号当作身份验证(authenticator)的做法存在风险,必须改变。“政府不会一夜之间做出巨大调整,但必须坚定地逐步淘汰现有的不当使用方式,并且尽快这么做。”
她强调,政府意识到要保护人民,就必须采取谨慎的沟通方式;政府原以为可以循序渐进地与公众沟通,但企业管制局(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Regulatory Authority,简称ACRA)公开了一些人的完整身份证号码,打乱了原有的节奏和计划也引发人们担忧,因此政府如今会加快宣导步伐。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和财政部星期四(12月19日)举行记者会,由杨莉明、英兰妮和企管局局长邓慧敏主持。
公众上星期可通过企管局网络平台Bizfile,免费查找部分人士的全名和身份证号码,引起民众对个人资料保护的关注,Bizfile已从上星期五(13日)起暂停了对个人资料的查询功能。
两位部长在约一个半小时的记者会上,至少五次就事件引发的担忧道歉,并说明了改变现有身份证号使用方式的必要、政府推进这一调整的原定计划,以及此次Bizfile事件的缘由。
杨莉明:身份证号主要作用是个人识别 不是秘密
杨莉明提醒,身份证号的主要作用是个人识别,和姓名一样不是秘密。不过,身份证号过去几年愈加普遍地用于验证身份,这个做法并不妥当,因为未经授权者可能滥用民众的身份证号获取信息或服务。
另外,隐藏部分的身份证号,例如身份证号的最后几个数字,这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认为只要隐藏部分身份证号就很安全,杨莉明解释,因为只要从身份证号的部分数字,就能简单地推算出完整的身份证号码。
“我们因此必须改变现状,淘汰以身份证号作为身份验证的做法,以及不再通过使用隐藏的身份证号码来获得虚假的安全感。”
她说,政府了解必须循序渐进地做出调整,而且国人已形成长期的习惯和常见做法,得努力协助新加坡人了解当中风险,趁着问题还可控时,及早着手处理。
杨莉明:相关机构职员协调实施政策时出现失误
政府的计划是先在政府内部系统中,停止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密码或身份验证,以及停止隐藏部分身份证号。新做法可从新推出的服务开始,并逐渐在其他服务更新时也实行。在私人领域方面,政府打算在作出任何改变前,先在明年展开公众咨询。
杨莉明说:“不幸的是,(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之间在协调如何实施政策时出现失误,导致ACRA在新推出的Bizfile中不再隐藏身份证号。”
Bizfile下周将重启检讨后的个人资料搜寻(People Search)功能,但初步查询结果不再显示任何身份证号。
英兰妮强调,政府严肃看待这起事件,“财政部和企管局会从事件中汲取经验,也正在彻底检讨事件,探讨在哪些方面必须、并且可以做得更好。这包括改善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以及数码服务的功能。”
至于会否对出现失误的人员问责,英兰妮说,目前仍言之过早。“你要记得,这是因误解引起的。我们要先了解事情如何发生,厘清来龙去脉,再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任何行动。”
身份证号码本身并不是解锁器,除非它被当作验证身份的方式,否则它只是一个识别方式。若有人获得了身份证号码,就像只是知道了这个人的姓名,若身份证号不用以验证身份,就无法登录任何账户。我希望能让人安心的关键信息是,若你有任何顾虑,那请确保你采取行动更换任何用身份证号所设的密码或验证,把它换成更难猜到的密码或验证方式。——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
我们应该说清楚,不再使用隐藏的身份证号码是什么意思。这不代表在所有情况下都自动地不再隐藏,并使用完整的身份证号……与此同时,我希望重申,现有的身份证号码使用方式为我们带来的风险,以及我们必须在问题相对可控时采取行动。——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
我们的疏忽导致公众的不安和混乱,作为Bizfile的拥有者,会计与企业管制局应该进一步考虑到新加坡人早已把身份证号码当成私密信息,不希望能在新平台上搜索到他们完整的身份证号。我们也应该更谨慎地考虑到这类被许多人视为敏感的信息,应只在必要时提供。——会计与企业管制局局长邓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