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未经看诊的情况下,17年里107次给同一名病患开具镇静类药品,并数次混合开药,被吊销执照八个月。

根据新加坡医药理事会纪律审裁庭(Disciplinary Tribunal)发布的判决书,涉事医生是黄德发(Ooi Teik Huat)。黄德发自1979年注册成为医生,有45年行医经验,涉事期间一直在位于勿洛北3街第537座的The Civic Clinic行医。

根据判决书,案件涉及的患者今年75岁,在2002年至2019年间,长期在黄德发的诊所就诊。他于2020年8月,向新加坡医药理事会提出投诉。

黄德发对医药理事会提出的三项控状均予以承认。第一项控状指他在2004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15次给病患混合开药,即同时开出两种具有镇静效果的苯二氮(Benzodiazepines)类药品,包括安定(Valium)和赞安诺(Xanax)等。

第二项控状指他在2002年9月3日至2019年11月27日间,至少107次未经正式看诊,便允许诊所助理或护士直接为病患开镇静药。最后一项控状则指他在同时期内,没有及时将病患转介给专科医生。

延伸阅读

治疗病患不当 资深牙医罚款吊照15个月
未申报国外被定罪 妇科医生吊牌半年
未申报国外被定罪 妇科医生吊牌半年

纪律审裁庭:黄德发公然无视适用行医准则

纪律审裁庭认为,黄德发在14年间多次混合开药的行为,对病患可能形成药物依赖构成实质风险,而他多次重复这一行为,也显示他公然无视适用的行医准则。

审裁庭指出,哪怕病患“难对付”,黄德发也不应仅为了避免冲突,选择满足对方索取更多苯二氮药物的要求。此外,黄德发也没有展示出他有针对该病患的其他合规治疗方案。

针对未看诊便开药的行为,审裁庭认为,黄德发明知在长期服用这类存在依赖风险的药品后,病患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评估,却没有这么做,他的行为严重背离了医生应有的执业标准。

审裁庭也认为,黄德发理应知晓病患可能已对药物产生依赖,因此应该以更强硬的态度,将病患转介给专科医生,而不是继续为他开药。

审裁庭最终裁定,吊销黄德发的医生执照八个月,从判决日(11月5日)40天后,即12月16日起生效。同时,他也将受到谴责,并须在两年内完成进一步教育培训,以应对有焦虑、抑郁或失眠症状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