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0年里,全国儿童热线“叮铃朋友”接收了超过4万6000次热线电话和在线聊天,为本地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支持。近五年来,这方面的年均接收量达到5200次,比前五年的3900次增加了32%。
其中,在线聊天显著增加,而热线电话相对减少。去年,在线聊天共有4069次,热线电话仅624次,前者是后者的6.5倍;这反映出在线沟通已成为本地孩子的主要交流方式。
新加坡儿童会的“叮铃朋友”(Tinkle Friend),是本地唯一面向七岁至12岁儿童的求助热线和在线聊天服务。为庆祝“叮铃朋友”成立40周年,儿童会星期六(12月21日)在淡滨尼天地启动为期两天的展览和活动;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受邀出席。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用爱倾听和回应,在信任中成长”(Listening and Responding with Love, Growing with Trust),强调成年人对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包括提供安全和给力的环境,帮助他们表达情绪和促进心理健康。
活动现场有教育展和互动环节,教导家长和成年人如何更好地跟儿童沟通、给予他们支持,做个值得儿童少年信赖的成人。
家长望了解沟通和引导方法 以助孩子顺利渡过成长过程难关
赵菲菲(35岁,工程师)和女儿黄可恩(五岁)一起完成了模拟与“叮铃朋友”聊天的互动活动。她说,虽然女儿还没上小学,但她知道孩子入学后会面临更多挑战,因此想多了解一点早做准备。
“我希望提前了解一些与孩子沟通和引导孩子的方法,以便将来遇到问题时,能更好地与女儿沟通,引导、帮助她顺利渡过成长过程中的难关。”
对于现今儿童面临的挑战,新加坡儿童会学生服务中心副总监兼主管黄佳铃说,10年前,很多孩子面对的问题主要是缺人陪伴,这方面的帮助主要围绕着孤独和情感空虚而展开。如今,孩子们主要面对的压力除了课业,朋友关系、校园霸凌、家庭矛盾和心理健康问题都日益严重。
“现在的孩子在情绪表达上更成熟,这有助于他们寻求帮助。然而,成人的冷漠回应、过往的负面经历以及社会对情绪问题的偏见,仍然可能成为他们求助的障碍。”
黄佳铃鼓励家长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我相信,只有真心倾听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促进和他们的关系。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们不仅有我们的支持,还能拥有一个关心他们、愿意为他们成长提供帮助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