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日前发表有关本地优质洋房交易的文章,被指含有不实陈述,我国政府已向彭博社和转发有关文章的三家网络媒体发出更正指令,要求它们在原始文章或社交媒体贴文旁,附上更正通知与政府的澄清链接。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援引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发出更正指令。转载有关文章的是:The Edge Singapore的网站及脸书账号、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的网站及脸书账号,以及The Online Citizen的网站、脸书和Instagram账号。The Edge Singapore和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已将文章删除,但还是必须在当局指定的位置发布更正通知。
彭博社文章含多项不实陈述
律政部星期一(12月23日)下午发文告指出,彭博社的这篇文章含多项不实陈述,包括如果没有申办买卖禁令(caveat),就没有公开的政府记录显示优质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的交易。
文章也称,通过信托安排或空壳公司进行的优质洋房交易,不必披露最终受益人身份,因此政府不会知晓这个人的身份;优质洋房交易可在政府未对最终受益者进行任何审查的情况下完成;打击房地产交易中洗钱行为的主要责任,由房地产经纪和其他服务提供者承担。
有关文章还指,因为缺乏政府公开记录和披露最终受益人身份的要求,这使得各方通过优质洋房交易,便于洗钱。
优质洋房指的是土地面积至少1400平方米、高度不超过两层楼,并且位于39个优质洋房区的房地产。全国大概有2800栋优质洋房。
律政部在政府打假网站Factually上发表文章逐点反驳。文章说,这些不实的言论质疑新加坡房地产交易的透明度,令人以为新加坡没有要求披露优质洋房交易相关信息的完善法律制度,使得不法行为可能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发生。
“为了维护公众利益,这些不实言论必须纠正,以免削弱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律政部:所有房地产交易资料 可在土地管理局系统查询
律政部在文章中指出,包括优质洋房在内的所有房地产交易资料,都可以在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的新加坡综合土地信息服务系统上查到,这和是否申请买卖禁令无关。而且,买卖禁令的目的是保护买方、抵押者或其他拥有相关房地产权益各方,由希望保护自己权益者自愿申请,这和追踪房地产交易或确保透明度无关。
政府也明确要求,所有有地房产的买卖,包括优质洋房在内,买方和最终受益方无论以个人名义、信托方式或者空壳公司交易,都必须呈报身份和国籍资料;外籍人士若要购买有地房产,必须先获得当局批准。自2021年以来,政府都不曾批准外国人购买优质洋房。
律政部还强调,打击房地产交易中洗钱行为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当局已经制定全面的反洗钱框架,包括要求交易把关者调查核对客户的身份资料,以及在洗钱风险较大时,调查客户的财富来源。
彭博社和转发彭博社报道的三个网络媒体都已按照指示,发布更正通知。彭博社在更正通知的下方也列明,虽然尊重指示,但不同意,并保留上诉和质疑更正指示的权利。“我们坚持我们的报道。”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和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日前也各自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彭博社一篇题为《新加坡豪宅交易愈发隐秘》(Singapore Mansion Deals Are Increasingly Shrouded in Secrecy)的报道具有诽谤性质,他们在寻求法律意见后,决定针对文章发出律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