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法律学会目前保存15万份遗嘱信息,过去五年存放量持续增长,2024年存放量几乎是2020年的1.7倍,反映出新加坡人日益重视在立遗嘱后,及时告知亲属和律师遗嘱下落,以便尽快办理遗产继承事务。

目前,遗嘱注册处(Wills Registry)不保存遗嘱正本,而是存放立遗嘱人的基本信息、遗嘱日期、遗嘱起草人及遗嘱存放处的详细信息。存放服务是自愿且须付费的,具体有多少遗嘱人选择存放遗嘱资料,尚无从考察。

法律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遗嘱资料查询次数稳步增加,从2020年的880次增至2024年的1680次,增长近80%。

存放遗嘱信息的人当中,超过80%年龄在50岁及以上(即1972年及以前出生)。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明显——40多岁的人存放的遗嘱资料数量,几乎是30多岁者的五倍。

遗嘱注册处自2001年1月设立,最初由律政部公共信托局(Public Trustee’s Office)管理,2014年3月起开始收取50元手续费。

延伸阅读

自助遗产申领流程顺畅 民众反映仍有改进空间
自助遗产申领流程顺畅 民众反映仍有改进空间

2020年5月4日,新加坡法律学会接管遗嘱注册处,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遗嘱信息保存期限长达120年

已有24年历史的遗嘱注册处,信息保存期限为120年,从立遗嘱人的出生日期算起。

它也提供查询服务,帮助遗属或律师尽快找到遗嘱,并处理死者遗产事宜。不过,只有直系亲属、代表律师、处理遗产事务的律师、持久授权书(LPA)的被授权人(donee)或法庭委任的代理人(deputy),才能申请查询死者是否立有遗嘱及遗嘱下落,确保遗产手续顺利办理。

查询费用为10元,查询者须提供身份证、死亡证书、亲属关系证明、持久授权书或庭令等相关文件。

多数长者对遗嘱注册处不感兴趣

安息日会活跃中心(Adventist Active Centre)主席温广荣是一名企业律师,为三个活跃中心的长者制订超过50份遗嘱,并向他们推荐遗嘱注册处,但多数长者不感兴趣,“他们更愿意将遗嘱副本存放在所信任的朋友那里,甚至是乐龄中心”。

他认为,遗嘱注册处是个值得考虑的方案,“但如果遗嘱人有可信赖的朋友或机构,可能就不那么需要这个服务了”。

公众若要存放或更新遗嘱资料,可上网查询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