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在全球百多个国家中,新加坡在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和善用有关机遇的准备方面,全球排名第10,位居亚洲第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制定了一项新的衡量标准,即“全球老龄化指数”(Global Aging Index)。研究团队用它来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以及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以评估涵盖95.4%全球人口的143个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方面的准备情况。 

研究考察了福祉、生产力和参与度(productivity and engagement)、平等、凝聚力和安全这五个关键领域,并征求了来自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25位专家的意见。

研究结果发现,高收入国家在整体全球排名中占主导地位,例如瑞士排名第一、日本排在第15名,以及美国排第24名等。这份研究报告星期五(12月27日)发表在《自然·衰老》期刊上。

在上述五个核心领域中,新加坡在福祉方面表现最佳,全球排名第一。其中,我国在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方面位居世界榜首;具强有力的全民医保覆盖率(第六名);健康寿命占比高(第10名)以及高生活满意度(第23名)。

延伸阅读

统计局:无业年长者家庭增加 月均收入增幅高于开支
统计局:无业年长者家庭增加 月均收入增幅高于开支
实况报道:当我老去了 孩子,谁来照顾你?
实况报道:当我老去了 孩子,谁来照顾你?

此外,老年人的经济和人身安全是老龄化社会蓬勃发展的基石。这项研究发现,新加坡的平均收入在全球排名第六;对在夜间步行感到安全,还有50岁及以上人群对医疗保健质量的满意度方面均名列榜首。心理健康韧性则排全球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在收入方面排名靠前,但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在收入、伙食、劳动力参与度和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距。

整体而言,我国在生产力和参与度方面,全球排第17;在公平方面排第36。

老年人独居全球排第115名 减少孤寂促进社区联系仍需努力

至于凝聚力方面则排第42。当中尤其应关注的是,虽然有显著部分老年人表示有亲友可依靠(第24名),并能上网与外界接触(第24名),邻居之间的互信却排在第71名,更有相当多老年人独居(第115名),意味着在促进年长者的社区联系和减少孤寂方面还需努力。

率领这项研究的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陈惠君指出,高收入国家在应对快速老龄化的准备方面处于领先位置,中低收入国家则落在后头。虽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目前的人口通常较年轻,但预计许多国家未来将面临人口迅速老龄化。

她说:“经济保障有限的人,在晚年获得医疗保健方面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如果医疗和社保体系仍然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那么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可能会加重,从而可能导致广泛的经济后果。”

她强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可带来许多益处。“各国可以减缓医疗保健成本的增长,同时善用老年人的潜力,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可以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从长远来看,这可以带来全球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