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惠肇碧山亭文物馆首次举办流动展览“古韵犹存 器乐传情:传统华族乐器展览”,展出近70件华乐乐器,包括清代与民国时期的百年乐器。

展览由广惠肇碧山亭监事兼文物馆副主任庾潍诚和吴树荣一同策展。庾潍诚说,文物馆现有常设展览,如今尝试筹划短期展览,希望为碧山亭带来新意,吸引更多人走进来参观。他偶然和76岁的吴树荣在网上结识,两人一拍即合,只花数周便完成了展览的策划和布置。吴树荣是资深华乐爱好者与导师,也热爱收藏古玩文物,收藏的乐器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

展览乐器主要来自碧山亭、宁阳会馆和吴树荣的个人收藏,以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胡琴家族、阮家族等分类展出,也附上吴树荣手写标签或解说。诸如蝶式筝、竹箎、潮州竹弦、壎、龙头大胡、腰型秦琴、新疆热瓦普和引磬等形貌、声音与背景各异的乐器,让观众一饱眼福。

庾潍诚说,碧山亭文物馆风格倾向草根接地气,这场展览走节俭简约的路线,多用缎布、挂钩等现成物器布展,但内容丰富扎实。“如果只是由我来策展,大概只懂得挂起来了事,但吴树荣对乐器深有了解和感情,事先进行一番检查和维修,也手写乐器简介与故事为观众科普,使展览更充实具有深度。”

左为民国十三品艺伎琵琶,比一般琵琶更轻巧精致,旧时卖艺的琵琶女可以正弹,也可配合舞步反弹;右为一槌定音蝴蝶琴,约在清朝同治年间制成。(叶振忠摄)
左为民国十三品艺伎琵琶,比一般琵琶更轻巧精致,旧时卖艺的琵琶女可以正弹,也可配合舞步反弹;右为一槌定音蝴蝶琴,约在清朝同治年间制成。(叶振忠摄)

黑帮老大重金特制楠木蝴蝶琴

光是吴树荣的个人收藏,便不乏百年乐器,如民国南音琵琶和晚清古筝,还有清末锦漆彩绘描金象牙蝴蝶琴。他在解说中写道,这台琴是由全马十八路某个黑帮老大,为博得恭锡街一名琵琶仔的芳心,豪掷重金,不远千里,特从中国广州濠畔街的琴铺“金声馆”订造。

吴树荣还提到,这台蝴蝶琴选用优质楠木,以高级血牙(象牙)雕刻18条龙纹,14个寿字双面透雕作为雁柱、岳山和音窗。再以锦漆、彩绘和描金作全琴外观修饰。绘图中有梅竹菊,唯独漏了兰,用意是女子弹琴时,花中四君子才完满。图中还有蝶恋花,四只鸟中一对整理羽翼,一对展翅高飞,寓意“比翼双飞”。“这台琴除了琴盒上的锦漆,因年久出现部分斑驳外,总体完好,虽经百年仍然音色柔美,悠扬动听,也兼具历史、艺术、文化、民俗和研究价值。”

又如展览内一把三根弦的绝版大阮,由广州星海厂在上世纪50年代制作,以中国古代五音中的商调,加清角闰宫七声音律定音,琴腔内设有钢丝琴胆,60年代起,所有弹拨乐器不复如此设计。这把大阮的琴边也采用已经绝传的嵌木工艺。吴树荣还解说了扬琴的流变,通过一把乐器探看历史痕迹。他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将波斯洋琴带到中国。“从洋琴到扬琴”,展览内的一把洋琴,保留了西域风情,和后来传世的扬琴有区别。

他受访时说:“从外观看来保留了土耳其的式样,体型较小,两排马,山口倾斜,音域是两个八度的七声音阶,不利转调。现代扬琴从这基础上改进为四排或五排码,山口加活动滚轴,音域四个八度12平均律,可转任何调,体积加大,音量也加强。展览不作任何修复,以原始面貌展示这把琴。”

展览陈列形貌、乐声与身世各异的乐器,让人一饱眼福。(叶振忠摄)
展览陈列形貌、乐声与身世各异的乐器,让人一饱眼福。(叶振忠摄)

这场展览开幕后,碰上碧山亭在12月8日欢度154周年会庆,参观人数有300多人,热闹非常。庾潍诚说:“会庆活动本来到中午便结束,但因为这场展览,参与会庆的群众有地方可以参观逛逛,在碧山亭内待到下午三四时才离开。”

展至2025年2月12日 入场免费

“古韵犹存 器乐传情:传统华族乐器展览”将展至2025年元宵节(2月12日),入场免费,但须事先拨电(62562426)预约。2月9日,文物馆将再办一场乐器讲座以及观众互动表演,作为展览谢幕礼。庾潍诚说,文物馆接下来策划举办关公文化展,作为第二场短期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