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代表新加坡参加慕尼黑奥运会的前泳将郑倩如(69岁),1963年至1965年那三年经常在旧寅杰(Yan Kit)游泳池训练,为参加奥运会打好基础。
那年在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项目出赛的郑倩如受访时回忆说,当年母亲带她和哥哥姐姐一起到旧寅杰游泳池训练,空闲时就会看也在这里跳水的运动员练习,他们就是首批代表我国参加1965年东南亚半岛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前身)的跳水运动员。那些年大家的关系愈发熟络,多年后她还与当时的游泳运动员保持联系。
当年,郑倩如也有幸获得已故游泳名将梁水国教导。她说:“我相信,他对不同划水技巧的重视和关注,为我打下基础,也为我取得游泳的成就做好准备。”
旧寅杰游泳池历史展区揭幕仪式星期六(1月18日)举行,郑倩如、温仁德和温仁义两兄弟这三位前奥运选手,以及林德仁、陈振财等前水球国手受邀出席。
时隔近60年再度回到旧寅杰游泳池的郑倩如告诉《联合早报》,开辟旧寅杰游泳池历史展区是个不错的做法。“希望它能记录旧寅杰游泳池的历史,以及受益于这个设施的社群。我相信这体现了旧寅杰游泳池的历史传承,它在塑造我们一些水上运动国手的成长道路上发挥作用。”
同样在星期六亮相的是“深水池跳水”(Deep Pool Diving)的壁画。这个作品向旧寅杰游泳池的精神致敬,由本地插画家努艾达·萨阿德(Nur Aida Sa’ad)设计,前公共游泳俱乐部、体育界、体育义工组织尼拉团队和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工作人员的义工一起绘制。
英兰妮:回顾来时路 生动呈现记忆
旧寅杰游泳池于1952年开幕,是本地二战后的三个新公共游泳池之一。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星期六出席活动并致辞时指出,尽管旧寅杰游泳池不得不在2001年关闭,但这一带是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过去60年,我国高速发展、总是向前看之际,有时也得做深呼吸,回顾走过的路和已经放下的事物,生动地呈现这些记忆,给新加坡人未来新启发。
也是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的英兰妮说,新加坡体育理事会2019年把旧寅杰游泳池改造为寅杰草场(Yan Kit Playfield)后,这里成为一个亲家庭的活动地点,有不少公众来这里玩草地滚球,这里已成为社群汇聚的焦点。“我认为它将增添活力——更重要的是,向人们讲述这个地区的历史。因为我们发现,新加坡人对历史和(文化)遗产反应良好。”
旧寅杰游泳池历史展区免费开放
旧寅杰游泳池历史展区免费开放,时段与寅杰草场一样为上午9时至晚上9时。目前,用于展览的旧更衣室仍在施工,暂不开放。
1990年代后期,职总曾计划在寅杰游泳池原址设立六层楼的职总俱乐部会所。不过,这个计划未能实现。旧寅杰游泳池于2001年关闭,10年后游泳池填平,让地段重新发展。
除了旧寅杰游泳池,丹戎巴葛区的寅杰路(Yan Kit Road)以及樟宜的寅杰村,均以已故广东华社侨领陆寅杰(1849年-1933年)命名,纪念他的贡献和影响力。陆寅杰生前曾创办养正学校和广惠肇留医院,还担任过中华总商会董事,是利华银行创办人之一,也曾捐款修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