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踏入餐饮业养活一家十口,婚后与丈夫创办“鱼香亭”中餐厅,34年老字号至今坚持不收服务费,客人还可自带酒水饮用,如今夫妻健康双双亮红灯,决定在农历新年后结束营业。
本地老字号“鱼香亭”是一家美式亚洲菜肴餐馆,它在实里达山住宅区一带的惹兰士拉色(Jalan Selaseh)营业34年。然而近来一些食客发现,餐馆菜单附上即将在今年农历新年后结束营业的消息,纷纷感到错愕和不舍。
鱼香亭创办人冯惠琴(64岁)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证实,餐馆将完成最后一次农历新年的餐饮服务,2月中旬正式结束营业,原因是夫妻二人近两年身体频频亮红灯,无奈下做出这个痛苦的决定。
对于冯惠琴来说,鱼香亭不仅仅是一家餐馆,它也是父亲的延续,是她作为家中大姐的责任。
原来,冯惠琴的父亲在她18岁时因心脏病骤然离世,留下鸡饭档口和2万多元债务,以及马西岭组屋的2万多元房贷。冯惠琴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老二有先天性残障,母亲须全职照顾他和其他兄弟姐妹,外婆年事已高,身为大姐,冯惠琴很自然地扛起经济大梁,办完父亲丧礼,隔天就到鸡饭档口继续做生意。
由于当时还无法考取驾照,口袋仅有乘搭巴士的钱,她必须每天起早摸黑到马西岭巴刹进货,独自扛着30公斤食材乘坐早班巴士到鸡饭摊开档,这样日复一日,才在六年后还清债务。
坚持不收服务费
冯惠琴20岁与丈夫黄先生(现年69岁)结婚,还清债务并打拼一段时间后,于1990年在实里达山住宅区租下咖啡店面,创办“鱼香亭”餐馆,这一做就是34年。
冯惠琴以经营父亲鸡饭档口的方式经营餐馆,维持30%的利润即可,头一两年生意几乎难以支撑,后来有报章报道后,生意才渐入佳境,偶尔弟妹也会来店里搭把手,但没赚到什么钱。
“后来一些熟客看不下去,跟我说,餐馆有空调,有服务生,食物价格太低是赚不到钱的,我们才慢慢调整了一些价格。”
尽管如此,冯惠琴坚持不收服务费,且客人可自带酒水到餐馆饮用,没有额外收费。她当是回馈顾客的一种方式,也希望鱼香亭就像邻里的大家庭。
不料,2021年丈夫被确诊肾癌第四期,尽管经过积极治疗已好转许多,但原本丈夫负责的后厨工作也落在冯惠琴的肩上,前台后厨两兼顾。去年,冯惠琴因肾结石动了三次手术,近几个月身体其他方面也出状况,即使再不舍得这家老字号,她也不得不说服自己“是时候放手了”。
冯惠琴原想以最低10万元将店面顶让出去,但至今没有遇到“有缘人”,只好忍痛结束营业。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5年1月21日的《新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