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新加坡庆祝建国60周年,今年全国华文大比拼题目将融入更多本地历史文化的元素,部分试题也将出自“新加坡华族文化百科”。

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华文大比拼,今年迈入第12个年头。往年的比赛试题范围广泛,横跨语言、文学、时事等,近年更加入网络用语和流行文化等,希望让学生以有趣又刺激的方式,感受华文的魅力。

今年恰逢SG60,早报校园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首次合作,沿用中心推出的新加坡华族文化百科网站资料,让大比拼涵盖更多本地华族文化的题型。

华族文化百科去年7月正式上线。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研究组研究统筹兼“新加坡华族文化百科”主编苏芸若博士指出,这是一个不断扩展与丰富的双语平台,每篇文稿支持中英文切换,并配有相关图片,旨在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

“通过支持华文大比拼,我们希望鼓励学子们积极使用‘新加坡华族文化百科’,在了解本地华族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发掘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趣知识。”

延伸阅读

华文大比拼回来了 规模更大更精彩
华文大比拼回来了 规模更大更精彩
邻里黑马过关斩名将 圣加俾尔中学华文大比拼勇夺冠
邻里黑马过关斩名将 圣加俾尔中学华文大比拼勇夺冠

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青少年受众工作群总编辑陈能端说,今年“SG60版”的华文大比拼会注入更多本土元素,华族文化百科不仅内容深广,也能让学生更了解新加坡的历史文化。

国立教育学院正式成为大比拼知识伙伴

去年华文大比拼的部分竞赛考题,由国立教育学院的受训教师出题,使题目更丰富多元。今年,教育学院正式成为华文大比拼的知识伙伴,并派出47名受训教师参与出题工作。

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副主任胡月宝副教授指出,华文大比拼与国立教育学院在2024年的合作属探索和初步性质,今年的正式合作标志着双方关系的深化和稳固。

她说:“教育学院始终重视华文华语的传承,支持这类活动有助推广华语学习与应用,巩固双语教育的基础。华文大比拼也为学院提供观察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感知的宝贵平台,有助改进教学策略和提升教师培养的针对性。”

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四年级学生赵云鸾(23岁)连续两年参与出题工作。有了一次经验后,她去年出题时更清楚如何把握题目的方向,确保既能考察学生的知识广度,又能激发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她也负责协调和收集其他受训教师的题目。

“这种多样性的题目设计让我意识到,可将有趣的题型运用到学校的评估练习中,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趣味和互动性。”

2月14日报名截止 各校最多派25名学生参与

今年的华文大比拼已开放报名,每所小学和中学最多可安排25名学生参与。报名将于2月14日截止。

华文大比拼初赛定于3月8日在南洋女子中学校举行,决赛于4月26日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One Punggol)广场举行。

华文大比拼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与南洋女子中学校联办,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联合呈献,并获得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全国翻译委员会和讲华语运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