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族回教徒会过农历新年吗?她们都怎么庆祝?
新加坡回回文化协会农历大年初二(1月30日)举办新春聚会,百余名华族回教徒和会员齐聚一堂,一同欢庆乙巳蛇年。
回回文化协会成立于2019年,旨在推广华族传统文化和习俗,同时帮助刚皈依的华族回教徒。
协会会长傅宝玉说,协会取名“回回”的第一层寓意是回归,代表回归阿拉与伊斯兰信仰;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回教、回族与回民。在中国,穆斯林也叫做回回或回民。
来自中国河南的回族海丽娟在协会成立时便加入,这已经是她第四年负责准备新春聚会的食物,每年她都会准备中国回族的特色食物给前来聚会的本地华族回教徒品尝。
延伸阅读
和本地华人过年时吃火锅、盆菜不同,中国回族过年时的食物以清真的牛羊肉为主。
“在中国过农历新年时,我们会做清真八大碗,包括炸鸡块和扒羊肉等。今年我们做了大盘鸡、酱牛肉、凉拌芥菜丝、水饺等回族爱吃的食物。”
她提到,刚来到新加坡时自己还不太习惯这里过年的饮食习惯,还是按照家乡的风俗炒菜、包水饺给家人吃,后来去到丈夫的亲戚家发现大家都吃火锅,这才慢慢接受了本地的习俗。
除了饮食习惯不同,海丽娟也透露,在中国,回族过年时不会在家里贴对联之类的新年装饰;也不会拿橘子去拜年,更没有舞狮表演。
不过,像海丽娟这样一出生就是回教徒的,在新加坡并不多,回回协会的150多名会员当中,近九成是因为跟回教徒结婚或自发的信仰而皈依回教。
本地的华族皈依回教徒和华人过新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会长傅宝玉在受访时说:“华人会在农历新年期间拜天地拜祖先,但我们除了阿拉之外,没有拜其他的。除此之外,过年习俗是没有改变的。”
而协会举办新春聚会,正是为了让皈依回教的华人感受到,宗教信仰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种族身份。
“大家经常误以为华人皈依回教就是成为了马来族,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还是华人,还是庆祝华人新年。”
点击视频,看华族回教徒如何庆祝农历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