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突然出现可疑船只,海军部队出动新式无人驾驶水面侦察艇追踪,并鸣笛和发送广播,要对方停下来。
这不是真实场景,而是海军部队星期二(2月4日)的模拟场面。国防部当天邀请记者登上我国自行开发的无人驾驶水面侦察艇(Maritime Security Unmanned Surface Vessels,简称无人艇),见证新侦察艇因应紧急情况的能力。
这艘无人艇从1月开始执行巡逻任务,与巡海护卫舰(Littoral Mission Vessels)一同守护新加坡繁忙的航道,
这款无人艇长约16.9公尺,重30公吨,行速可超过25节(knots),相当于每小时46公里,续航时间长达36小时。它配备12.7毫米口径重机枪以及炫目激光器,可由操作员远程监控。
海军第六分遣舰队司令唐以铭上校(38岁)介绍说,无人艇是较小型的船艇,用于海上巡逻,尤其适合应对小船威胁,如抢劫、海上跨国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各种非法活动。也正因受体积较小所限,它在进行搜救行动时仍需人员辅助。
近海行动中 无人艇暂无法取代巡海护卫舰
至于无人艇是否会取代巡海护卫舰,唐以铭说:“至少短期内,在近海行动中它还无法取代(巡海护卫舰)。”
为确保无人艇有效运作,国防科技局和国防科技研究院针对我国水域的特性和交通状况,联手为无人艇量身打造了防撞侦测与闪避人工智能系统(Collision Detection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简称CDCA),结合摄像机和雷达使船艇可及早侦察到障碍物,及时避开。
无人艇自主执行任务已逾千个小时
国防科技局能力发展主任(无人海事系统)海军系统庄镇豪(39岁)说,无人艇的实际自主执行任务时间已超过1000个小时,无须人为干预。“无人艇和CDCA通过了全面验证和确认,包括进行模拟测试和海上试航。这个方法也参照了行业最佳实践,并与全球国防合作伙伴和海事专家共同制定基准。”
研究员也把海上交通规则编入系统,让无人艇在避开障碍物时确定应转向哪个方向等。此系统完成了超过1200万公里的模拟距离,相当于26年的实际测试,其间实现了零碰撞。
这款无人艇只需两人远程监控,比巡海护卫舰需要23人少得多。
无人艇中队组长、ME2级军事专才巴拉特(Barath S/O Selvaramah,35岁)负责指导船艇操作员如何使用远程监控系统、测试和检查武器,并将武器安装到无人艇上,以及确保出航安全。“我们拥有海上实践经验,也了解无人艇的系统,所以知道如何应对各种可能情况。”
无人艇中队船艇操作员撒迦利亚(Zachariah Santa Maria,24岁)三级上士则通过设定任务、规划航点并监控进度来控制舰艇。他说:“用户界面和系统操作简便直观,就像使用导航应用程序一样,设定目的地后,无人艇就会自主航行。因此,我很容易掌握操作无人艇。”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必要,无人艇会提示操作员采取行动。“例如,如果遇到可疑船只,我可能接到提示要发出警告。我会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并进一步发出指令。不过,在我165个小时的训练和操作中,没遇到过须要接管舰艇控制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