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歧视问题的工作须从小做起,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背景的人,特需者和少数群体也应有机会展现领导能力。

官委议员赛义德哈伦医生,星期二(2月4日)在国会提出“以全社会行动的方式应对歧视”的休会动议。他指出,应对歧视问题须趁早从学校开始,让孩子从小接触多元背景的人,并探讨为少数群体和特需学生,开拓发展和领导机会。

他说: “有多少学校的巡察长(head prefect)来自少数群体或有特殊需求?我们能否想象一名坐轮椅的学生克服身体障碍,展现领导能力,担任班主席?”

赛义德哈伦认为,通过对较弱势群体的支持与指导,可以帮助他们发挥潜力,而他们的励志成功故事更值得推广,以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既定负面印象。

此外, 我国应打造更多共用空间,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体育是其中一个能促进交流的平台,学校和社区活动也可鼓励更多跨文化交流。

他也建议加强措施,应对法律和政策不足的地方,包括检讨业界可能存有的歧视行为。例如:为残障者或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改进保险产品。

蔡瑞隆:政府致力通过三方面建设包容社会

赛义德哈伦说:“如果我们决心遏制歧视行为,就必须不断检讨并谨慎考虑我国的立法立场和政策框架,从制度上促进平等和公平,尤其是针对边缘化群体。”

政府在应对歧视问题方面应采取主动,做出积极改变。他举例,如果学校的无障碍设施和包容雇佣程序都到位,以轮椅代步的教师或校长,也能舒适地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截肢男子也能履行国民服役义务,在其他非战备岗位上保家卫国。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回应时说,政府致力于通过三大方面,建设一个包容社会:立法保障措施、制定政策鼓励社会融合并保护少数群体利益,以及扩大共用空间。

立法方面,我国最近就通过职场公平法案,避免职场歧视问题。政府也从住屋政策、学校教育等方面,促进不同群体交流。去年,政府宣布更新残障人士运动总蓝图,这包括让主流学校学生有机会学习残障体育项目。

针对保险产品的问题,蔡瑞隆说,所有新加坡人在终身健保计划下,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无论已知病况或残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也更新公平交易指导原则,保险业者须根据相关数据评估每份申请,包括残障者和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申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