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和宗教议题仍是我国风险最高的断层线,近半受访者认为种族和宗教议题若处理不当,可能激起人们对某些族群的愤怒情绪;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不当的处理可能引发暴力行为。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星期二(2月4日)发布一项针对我国断层线的调查报告,报告聚焦种族、宗教、移民、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群体(LGBT)议题这五个断层线。整体而言,每10人中有约八人相信,若这些议题没有获得妥善处理,会导致重大社会后果。
这是调查团队第三次展开这项调查,此前两轮调查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进行。这一轮调查于去年4月至8月间进行,共有4000名18岁及以上的本地居民参与调查,报告结果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加权统计。
约四成受访者认为,若种族与宗教议题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不同群体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相较下,只有近三成受访者认为,移民、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有关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群体的议题可能导致不同群体相互猜疑。
这个部分的提问中,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若这些敏感议题处理不当,将带来群体之间的愤怒情绪、猜疑等不良后果。
延伸阅读
例如在评估种族议题处理不当会否激起针对某个群体的愤怒情绪时,月薪7000元或以上的受访者中,56.9%认为“会”,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中,则只有43.4%认为“会”。在同一道提问中,超过半数持大学文凭或更高学历的受访者认为“会”,有中学或以下文凭的受访者中,则只有45%认为“会”。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研究团队回应《联合早报》提问时解释,社会经济地位和学历较高的人,一般也更积极地参与政治和公共讨论。“经济较稳定,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受访者可能对唯才是用、包容性和制度上的公平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若他们认为断层线管理方式有不足之处,也会更严厉地提出批评。”
至于哪些议题可能削弱国人对政府和政治人物的信任,移民和社会经济地位这两个议题可能带来较大的影响。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若未妥善管理这些议题,国人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会降低。
华族和较年长受访者在多项提问中 对现状更满意
受访者也重视政府在维护种族与宗教和谐方面扮演的角色,有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政府对此负有责任,并且支持所有宗教与种族团体维护传统和习俗。
认为政府应更大地参与处理种族与宗教议题的受访者比率,比2018年分别微升3.2个百分点和5.2个百分点,达到30.5%和28.4%。但总体而言,有93.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推进我国种族与宗教和谐方面表现良好。
调查结果显示,华族和较年长受访者在多项提问中对现状都更满意,这包括更倾向于认为政府在管理社会经济地位和移民等议题方面,参与程度应维持不变。
研究团队指出,年长者,尤其是作为大多数的华族社群年长者,经历过我国早期的建国和经济发展过程,并且感受了历届政府为维持社会凝聚力付出的努力,这可能会增强他们对现有制度的信任。
“他们的满足感可能反映出一种观念,即政府当前的做法有助于社会稳定,而进一步的讨论或干预可能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动摇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