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部长易华仁在2024年10月3日被判监一年,获准从星期五(2月7日)起纳入居家宵禁计划,在家中服完余下刑期。

什么是居家宵禁计划(Home Detention Scheme)?哪一类罪犯可以在住家服刑?获准者必须遵守什么条规?《联合早报》整理新加坡监狱署的资料并访问数名律师,以解答相关疑问。

何谓居家宵禁计划?获准纳入计划的囚犯有多少?

根据监狱署提供的数据,2024年约有44%符合条件的囚犯,获准纳入居家宵禁计划。

这是监狱署社区改造计划(Community-based Programmes)的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家人和社区帮助,让囚犯重新融入社会。囚犯可在特定条件下在家服刑,但须接受监控宵禁、尿检和辅导等安排,由更生计划执行员负责监督。在家服刑时,他们须选择工作、学习或参与社区服务度日。

另外,据了解,居家服刑者没有被禁止使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

延伸阅读

获准纳入居家宵禁计划 易华仁2月7日起在家服刑
获准纳入居家宵禁计划 易华仁2月7日起在家服刑

所有居家宵禁计划的受监督者也须配戴电子追踪器。截至2024年10月,有2000多人接受电子追踪系统的监督。如果有违规或不当行为,他们可被令重回监狱服刑。

坐牢多久才可在家服刑?

从2024年10月入狱算起,易华仁至今服刑四个月。Lighthouse Law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恒毅律师说,根据经验,囚犯在服满约三分之一的刑期后,就有资格加入居家宵禁计划。

Martin & Partners律师事务所的林于晖律师则推测,易华仁在获得资格前,可能因表现良好被减刑至八个月。根据监狱署,囚犯须服满减刑后的一半刑期,才会被评估是否符合纳入居家宵禁计划的条件。

监狱署网站显示,当局会全面评估囚犯最新的改造进展、整体行为和重返社会规划,决定他们是否能纳入社区改造计划,无需囚犯亲属提交相关申请。若囚犯经评估适合社区改造计划,直系亲属或指定人员会在适当时候接到通知。

哪些囚犯不能在家服刑?

IRB Law律师事务所的李可文律师说,监狱署会评估家庭成员是否支持并接纳囚犯、住家环境是否适合居家宵禁,以及囚犯在狱中表现是否良好等因素。

她举例,不符合居家宵禁计划条件者,包括犯下性罪案(如强奸、偷窥、非礼)、暴力罪案(如骚乱、蓄意重伤他人)、严重罪案(如抢劫、谋杀)的囚犯等。

林于晖说,被判终身监禁或犯下涉及严重毒品、暴力和性犯罪的囚犯不具备纳入居家宵禁计划的资格。

黄恒毅补充道,符合条件的囚犯若申请返回的住家是犯罪地点、居无定所,又或者再犯风险仍高,也不太可能获批准在家服刑。

居家服刑者可以申请离家吗?

纳入居家宵禁计划者的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未经许可不得离开住家。

正气律师事务所创办人萧锦耀律师说,居家服刑者若有正规的工作、学习或医疗预约,可向监狱署申请离家外出。宵禁时间一般是晚上7时至隔天早上7时。没有工作时,他们可申请每天下午时分外出几个小时。

黄恒毅说,监狱署会将工时、往返通勤时间计算在内,居家服刑者在规定的时限内返家即可。

李可文说,监狱署将划定居家服刑者的具体离家时长,视情况而定,否则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离开住家。“如果有紧急的家庭突发事件,可特别提出申请。”

居家服刑者可以做什么工作?

据萧锦耀了解,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事什么工作,主要还是取决于雇主和监狱署。“当然,公务员是做不了的。”

林于晖说,找到有意义的工作是囚犯顺利重返社会的关键步骤之一。“如果囚犯能找到工作,我相信当局会支持他们前进,这也符合居家宵禁计划的精神和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