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是蛇年,但谁也不想“生蛇”。
在华人民间,带状疱疹(Shingles)俗称“生蛇”,字面上是指“身体里长蛇”,因为它会导致犹如水疱和神经痛,疼痛难忍。
从9月起,60岁及以上年长者和18岁及以上免疫力较弱者,在接种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时,可享有政府提供高达75%的津贴。
原价约900元的疫苗在津贴后,新加坡公民预计只须付约75元至300元,永久居民则付约450元。2026年起,公众还可使用保健储蓄支付津贴后的疫苗费用。
《联合早报》整理相关资料,帮助读者了解这个病症和可预防这个病症的疫苗。
1. 什么是“生蛇”?
带状疱疹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带状疱疹和水痘都是由带状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导致的。患者在水痘痊愈后,水泡虽然消失,但病毒仍留在人体的知觉神经节里,长期处在“休眠”状态。当人体免疫力因病、压力或疲劳而减弱时,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就会恢复活跃,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是“生蛇”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会引起神经和皮肤灼痛,疼痛会在皮疹和水疱消失后持续很长时间。
我国每年估计有3万人患上带状疱疹,这个病症可能会有复发的可能。
2. 谁“生蛇”风险最大?
大多数带状疱疹的发作都没有明显的原因,但拥有更高风险的群体包括:年长者;患有削弱免疫系统的疾病,如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或爱之病(AIDS);接受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治疗,包括癌症照射、化疗和预防器官排斥的药物。
3. “生蛇”怎样治疗?
带状疱疹无法治愈。不过,有几种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和缩短带状疱疹的病程。尽早就医,以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治疗包括止痛,如止痛药和有助使水泡变干的冷敷。如果疼痛剧烈,普通止痛药不足以缓解,还可以使用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来治疗神经痛。
4. 预防“生蛇”的疫苗有效吗?
获政府津贴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由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生产,是目前唯一获卫生科学局批准,用于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
根据GSK数据,这款疫苗对带状疱疹的保护率超过90%,保护期至少可持续至少11年。
根据卫生部星期一(2月10日)发给医生的内部通告,当局建议完成一个疗程的两剂疫苗隔两至六个月接种。对于免疫力弱的人,如果希望尽早获得保护,两剂疫苗的间隔可缩短为一至两个月。
5. 卫生部为何现在才开始津贴预防“生蛇”的疫苗?
这款疫苗价格高昂,部分原因是制药公司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定价。由于新加坡市场规模小且被视为高收入市场,我国往往须为药物和疫苗支付更高的价格。这是制药行业的运作方式,以抵消研发新疫苗的庞大投资。
由于疫苗价格很高,卫生部去年评估后认为,这个疫苗在预防人口患上带状疱疹的成本效益不高,并表示会继续与制药商讨论,监督疫苗的价格。
卫生部随后与疫苗制造商展开进一步讨论后,双方现已商定一个与疫苗效益相称的降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