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自我激进化事件增加,趋势令人担忧。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说,我国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极端主义事件可能随时发生,重要的是社会能否团结一致,共同面对。
内部安全局星期一(2月10日)发文告说,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当局共对三名自我激进化分子采取行动,包括一名受网上右翼极端主义内容影响,企图对本地回教徒发动攻击的18岁华族青年。这已是第三名因极右翼思想激进化,接到内安局拘留令或限制令的青年。
另外两人则是一名支持激进和恐怖组织网络“抵抗轴心”(Axis of Resistance,简称AOR)的56岁马来族家庭主妇;以及一名有意到中东参与武装暴力,在本地当清洁工的34岁马来西亚籍男子。他们都是回教徒。
尚穆根星期二(11日)早上出席大宝森节活动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这种趋势令人担忧。他提醒,世界愈发动荡不安,安全事件在外国会越来越常见,迟早也会影响到新加坡。但他强调,新加坡的情况不像其他国家那么严重,内安局有能力防患于未然,及早制止这类行动。
尽管如此,从案件数量来看,新加坡并非免疫,我国须做好心理准备,安全事件可能随时发生。
“更重要的问题是,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我们如何面对?我们能否跨越种族和宗教,把它看作是孤立事件,还是让它加深彼此的猜疑?”
尚穆根说,政府多年来做了很多努力,确保社会有足够的凝聚力,共同面对这样的挑战。
没有恐怖分子通过伊朗妇女旅行社入境我国
内政部星期一也发文告说,一名38岁伊朗籍妇女因经营旅行社,协助涉及恐怖主义的外国人申请签证进入新加坡,与65岁马来西亚籍永久居民丈夫被列为“被禁移民”。两人将被驱逐出境,不准再入境。
尚穆根受询时说,据当局所知,并没有涉及恐怖主义的外国人,成功通过这家旅行社进入新加坡。
逾1万6000信众参与大宝森节祈福还愿游行
今年大宝森节有超过1万6000名信众进行祈福和还愿游行,是三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他们部分头顶奶壶、抬着“卡瓦迪”针座等,分批从实龙岗路的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印度庙(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步行3.2公里到登路(Tank Road)的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途中吸引不少公众围观拍照,场面热烈。
尚穆根星期二到场与两座庙宇和沿途的信众交流。他随后告诉媒体,虽然大宝森节的安排良好,但不少人反映进入庙宇的等候时间长,有年长者和头顶奶壶的信众在外头等了两三小时。
尚穆根说,人们希望能在神像前待至少四五分钟,特别是因为他们也等了很久,但10个人累计下来就花费将近一小时。他说,两座庙宇和印度教基金管理局等,须共同探讨能否改善程序,例如采用科技分批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