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暴发大流行病是无法避免的,没有强有力且有效的多边医疗合作,世界会变得脆弱,并难以应对下一次全球卫生危机。

外交部长维文医生星期二(2月11日)出席第二届亚太免疫联盟(Asia Pacific Immunization Coalition)与亚洲骨痛热症倡议团体(Asia Dengue Voice & Action)联办的医学峰会。他在致开幕辞时说,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资金越来越不可预测的大环境下,我国重申维持有效运作的多边全球卫生系统很有必要。

维文说:“作为一个小国,所有传病媒介最终都会经过新加坡,而且速度非常快,正如我们在沙斯病毒和冠病疫情期间所看到的那样。”

他提到,新加坡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我国是全球首批、亚洲首个为世卫组织2025年至2028年首轮融资机制捐赠2400万元的国家。这笔资金将用于帮助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预防,以及处理卫生危机和紧急情况的能力。

维文:维持疫苗公平分配须为首要事项

维文强调,维持疫苗公平分配必须成为所有人的首要事项。“如果我们对过去五年进行不加修饰的评估,事实是我们做得还不够。”

延伸阅读

涵盖防范准备等五大领域 传染病管理局今年上半年成立 
涵盖防范准备等五大领域 传染病管理局今年上半年成立 
王乙康吁亚细安建立区域大流行病监测网络
王乙康吁亚细安建立区域大流行病监测网络

他以2009年甲型流感(H1N1)为例指出,中低收入经济体在获取足量疫苗方面,面临巨大困难。“虽然这些弱势国家通常最早提供相关数据和病原样本,但往往在危机基本平息后才获得疫苗。”

谈及我国应对冠病的表现,他说:“得益于我们由工程师、医生,以及技术专业人士组成的技术型内阁,以及我们在2003年沙斯中汲取的经验,新加坡很早就倡导公平分配疫苗。”

维文也指出,必须重建对科学和基于证据的合作的信任,从而改善医疗结果。冠病期间,来自170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携手合作,让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冠病病毒序列数据库。

他说,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对GISAID平台上提交的基因组序列进行高质量检查,并进行分类,在建立和维护数据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卫生部卫生总司长麦锡威教授在小组讨论时指出,在疫情管控方面,公众的信任不是朝夕间可以建立起来的,信任与信心来自有效易懂的信息传播与沟通,以及平日政府和医疗机构的表现。

麦锡威也说,应对冠病的过程,体现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合作的重要性。“当时,私立医院不仅补充社区床位,还提供专业知识和能力上的帮助。公私合作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