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走到尽头,告别的方式并非只有悲伤。在新加坡,传统丧礼习俗正在悄然改变,音乐以新的方式融入其中,为逝者送行,也为生者带来安慰。丧礼歌手的出现,尤其是花车歌手和丧礼乐队的兴起,让这场人生最后的告别不再只有悲痛的泪水,也多了一份对往生者生命的庆祝。

花车歌手: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新加坡,家属邀请歌手到灵堂献唱并不是新鲜事,但以花车方式进行的演出是在疫情后才兴起的丧礼项目。拥有九年演唱经验的丧礼歌手婷婷表示:“花车歌手最近才流行,但组屋楼下的表演已有十多年历史。” 随着媒体报道,花车歌手逐渐受到认可。经常与婷婷合作的男歌手董仕强认为,花车演出让丧礼更热闹,增添了互动性和观赏性。

花车歌手通常演唱方言和传统歌曲。林丽影在丧礼上演唱已有10年,她受访时说:“第一次演唱丧礼歌曲时,我很紧张,但往生者家属的鼓励让我安心。”

丧礼歌手婷婷在疫情前每月最多接八场丧礼演出,但现在已增至每月20多场。(视频截图)
丧礼歌手婷婷在疫情前每月最多接八场丧礼演出,但现在已增至每月20多场。(视频截图)

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尽管丧礼音乐为逝者家属带来慰藉,但在组屋楼下进行的丧礼活动,难免会因为噪音问题引发居民的抱怨。林丽影坦言,“有时候我们还没有开场就有居民来投诉,甚至还有警察到访”。

另一位受访的丧礼歌手董仕强则提到,有居民因夜班工作而抱怨白天的噪音问题,也有人语气不善地质问:“你们唱,往生者哪里听得到?” 甚至因此引发过肢体冲突。

花车歌手在组屋楼下演唱,总会吸引附近居民的目光。(视频截图)
花车歌手在组屋楼下演唱,总会吸引附近居民的目光。(视频截图)

新加坡丧礼乐队歌手郑莉洁在四年前开始参与丧礼演出。她曾在TikTok上分享了一段自己在丧礼上演唱《我要你的爱》的视频,引发了一些网友的不满。一些人留言质疑:“为什么在丧礼上唱得这么开心?”

现代丧礼乐队:用音乐庆祝生命

面对争议,一些音乐人开始探索新的丧礼音乐形式。郑莉洁的朋友在母亲的丧礼上即兴弹唱,让她对丧礼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她说:“那时候就发现丧礼好像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沉重和可怕。”

郑莉洁的同事邱勇强受到她的启发,利用自己经营婚礼演唱公司多年的经验,创办了“新加坡丧礼乐队”,将婚礼乐队的表演形式引入丧礼,旨在通过音乐缓解家属的悲痛。他认为,丧礼不应该只是悲伤的告别,更应该是一个生命庆典,用音乐来庆祝逝者的一生。

不过,由于需要支付乐手相应的活动价,丧礼乐队的定价普遍高于传统的丧礼歌手。更重要的是,很多音乐人对在丧礼上表演心存顾虑。邱勇强说:“我邀请婚礼乐队的那些乐手在丧礼上表演,超过75%的人都拒绝我”。

尽管面临挑战,邱勇强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郑莉洁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接受这种比较新颖的表演形式。

与传统丧礼歌手相比,新加坡丧礼乐队的表演风格更丰富,歌曲选择更广泛。(受访者提供)
与传统丧礼歌手相比,新加坡丧礼乐队的表演风格更丰富,歌曲选择更广泛。(受访者提供)

丧礼文化的新方向

从传统花车歌手到现代乐队演奏,新加坡的丧礼音乐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音乐形式的多样化,更体现在人们对生命和死亡态度的转变。郑莉洁也希望大众能够逐渐接受这种新的趋势,“因为往生者已逝嘛,我们反而要更加多关心、珍惜在世的人。”

丧礼歌手根据家属要求和逝者喜好调整歌曲选择,音乐在丧礼中起到了情感宣泄的作用。(视频截图)
丧礼歌手根据家属要求和逝者喜好调整歌曲选择,音乐在丧礼中起到了情感宣泄的作用。(视频截图)

未来,丧礼可能会朝着更加个性化和温馨的方向发展,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回忆与情感的传承。丧礼歌手,也许不再只是“唱歌送行”的角色,而是成为一种陪伴,让告别的氛围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