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佛教界人士创办的慈善医疗组织新加坡佛教施诊所成立55周年,策划公众保健讲座、书画义展等一系列活动,并以大型器乐剧《玄奘西行》为压轴,希望筹得250万元医药基金。
成立于1969年的佛教施诊所,是隶属卫生部管辖的公益机构之一,总所设在芽笼23巷48号,其余分所位于红山、宏茂桥、裕廊、三巴旺、杜佛和淡滨尼,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中医中药和针灸服务。
施诊所总所、三巴旺分所和淡滨尼分所附设肿瘤辅助治疗部,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减缓化疗与电疗的副作用。施诊所也将服务推广至社区,每周一天派遣医师到民众俱乐部、居民委员会或乐龄中心等处,为长者提供义诊服务。
施诊所创办以来,结合僧俗各界的力量与社会资源,不断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拓展服务类别,深化科技应用,践行现代化管理,提升医疗水准。
随着心理健康越发受到重视,佛教施诊所在2014年开始增设辅导组,由受专业认证的辅导员提供服务,在主要提供中医中药治疗的慈善医疗组织中,算是创新之举。随着辅导需求不断增加,施诊所于2022年在芽笼总部大厦增设辅导中心。
佛教施诊所董事会执行长贤通法师受访时说:“辅导组刚设立时,只在会诊室旁提供辅导服务,但心理辅导其实需要更清静私密的空间。”2022年新设的辅导中心位于芽笼总部大厦八楼,更独立、专注于提供辅导服务。此外,已有30年历史的裕廊分所在2024年底停诊翻新,经过两个月的工程,在2月13日重新营运,提供更舒适与完善的服务。
65岁以上病患占施诊所医疗服务七成
施诊所的医疗服务收费低廉,普通内科药物为每天2元,肿瘤辅助治疗药费为每天3元,针灸为每次3元,辅导服务每次收取10元行政费用。凡65岁以上长者,则费用全免,而这个年龄层的病患占了七成。
贤通法师也提到,施诊所每月开销大概是70万元,各分所平均每日有一百多人看诊。而辅导服务为一对一进行,一天能提供的时段有限,平均一个月有百余人受惠。
为庆祝成立55周年纪念,佛教施诊所今年与活动策划公司“大唐文化”筹办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由中国甘肃省歌舞剧院率领90多名表演者赴新演出,为施诊所常年开支筹募经费。《玄奘西行》以玄奘西行取经,途经丝绸之路的经历为题材,分17个章节演绎玄奘舍身求法、坚韧执着的精神。
佛教施诊所主席广声法师受访时说,玄奘西行时传译佛经影响深远,不仅限于宗教,在文化上也有体现。“佛教塑造了华族传统文化,从吃腊八粥,到各种日常用语。这个演出在筹款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玄奘的故事,希望起到饮水思源的作用。”
《玄奘西行》是首部民族器乐剧
大唐文化创办人廖顺建补充,《玄奘西行》是首部民族器乐剧,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慈善演出既是为了筹集医药基金,也以高水平演出丰富人们的心灵。”
演出上演奏的民族乐器多达73种,包括笛、箫、胡琴、琵琶、唢呐、阮、箜篌、艾捷克、热瓦普、冬不拉、库布孜、萨塔尔、手鼓、鹰笛、班苏里、萨朗吉和塔布拉鼓,彰显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和印度风格特征的音乐文化,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质。
《玄奘西行》3月6日至8日在滨海艺术中心剧院举行,票价从55元起,可到SISTIC购票,询问电话:67487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