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为未来能源基金额外注资50亿元,加强我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保障。
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二(2月18日)发布2025财政年预算案声明时,做出这项宣布。
去年,政府设立未来能源基金(Future Energy Fund),首期注资50亿元以推动能源转型。政府本次再注资50亿元,是为进一步支持我国为实现清洁能源所做的努力。
黄总理指出,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制药这些新兴领域,都是高耗能的产业。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并减少碳排放,我国需要更多的清洁能源。因此,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是国家的当务之急。
一个直接的做法是从本区域进口低碳电力。到2035年,政府预计可以通过电力进口,满足我国约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
他说:“我们已启动与马来西亚半岛的试点项目,并扩大与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电力交易计划的能力。”
根据此前报道,去年12月,新加坡胜科电力与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签署协议,未来两年从马国进口50兆瓦绿色能源。此外,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电力一体化项目(简称LTMS-PIP)于2022年6月启动,随着这一项目进入第二阶段,我国会分别从老挝和马国进口共200兆瓦电力。
黄总理:政府不排除使用核能
黄总理强调,除了进口电力,我国也要有国内生产的清洁能源,以加强能源韧性。
他指出,由于我国没有自然资源或土地来利用水力、风能或太阳能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我国获取清洁能源的选择有限。
虽然政府一直在密切评估使用氢气发电的可行性,但氢气在生产、储存和运输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以商业可行的方式扩大规模。
黄循财表明,政府不排除使用核能。他说,政府将研究在本地部署核能的可能性,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有系统地提升我国在核能领域的能力。
他说,全球对核能的关注与日俱增,本区域一些国家正在计划将核能纳入能源组合。马国和印度尼西亚也对反应堆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
他透露,我国曾在2010年考虑过使用核能的可能性。“当时我们评估认为,传统的核能技术不适合新加坡。但我们继续密切关注核能发展,并在过去10年逐步建立核能安全方面的能力,以让我国可以继续有得选择。”
从那时起,核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其中就包括小型模块堆(Small Modular Reactors)的发展,安全性比传统反应堆更有优势。
他补充说,我国已与美国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我们也正在与其他在民用核能,尤其是小型模块堆方面,有能力和经验的国家开展类似合作。”
去年7月,新美两国签署《123协定》,促进新美双方互通信息和技术分享,让我国能与美国民用核专家深化交流。
此外,政府内部也将进行重组,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需要新的能力来评估各种选项,并考虑新加坡是否有可以采用、安全且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