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计划”为育有多名孩子的家庭提供支持,受访家庭认为这项计划有助减轻生活负担,并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机会。

苏芷芸(32岁,保诚保险新加坡客户数据管理主管)育有两名儿子,分别为4岁和2岁。今年5月,她的第三个孩子将到来。第三个孩子的儿童培育户头起步津贴有1万元,她计划用这笔钱来储存脐带血,以提升孩子未来的医疗保障。

苏芷芸也将受惠于政府即将推出的“多子女家庭保健储蓄补助金”,凭新生儿获得5000元补助金。她说,这笔补助将用于选择更舒适的病房,让自己在产后能够更好地休养。

与此同时,两名年幼的儿子可获育儿SG生活助手补助券各500元,她会用来网购日常用品。

随着生活费节节上升,苏芷芸一家每月开销至少2000元。她坦言,孩子1岁至6岁时,奶粉和尿布等必需品支出很高,所以,她自然明白政府给在这一阶段的家庭提供额外支持的用意。

身为职场女性,苏芷芸认为政府的支持和良好的公司福利,能缓解雇员育儿的经济与心理压力,也有助于鼓励年轻家庭生育更多子女。公司允许她每周居家办公三天,并提供生育奖励金及24周的带薪产假,让她在工作与家庭间取得平衡。

苏芷芸和丈夫今年5月会迎来第三个宝宝,新生儿可获得5000元多子女家庭保健储蓄补助金,减轻经济压力。(谢智扬摄)
苏芷芸和丈夫今年5月会迎来第三个宝宝,新生儿可获得5000元多子女家庭保健储蓄补助金,减轻经济压力。(谢智扬摄)

郑媚忆(37岁,中学数学老师)有两女一子,大女儿8岁、二女儿7岁,儿子1岁。1岁儿子每年可获1000元的“多子女家庭LifeSG补助券”,累计可得6000元。

郑媚忆打算利用这笔津贴,为孩子添购书籍和文具,并报名线上课程,让孩子发展兴趣。家庭开销负担减轻,她就能腾出额外一些现金,用来投资定期存款和股票,为孩子未来的教育和临时开支做好准备。

近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让郑媚忆考量孩子的教育资源是否足够,尤其是需要去学前教育中心,这次预算案政府提供的支持让她感到安心。

两名女儿可获育儿SG生活助手补助券各500元。少数子女家庭也获得这补助,郑媚忆觉得这是好事,毕竟养育每名子女都不容易。

郑媚忆和丈夫刘释聪育有三名孩子,她计划利用得到的津贴,为孩子购买书籍和文具,并报名线上课程。(唐家鸿摄)
郑媚忆和丈夫刘释聪育有三名孩子,她计划利用得到的津贴,为孩子购买书籍和文具,并报名线上课程。(唐家鸿摄)

激发孩子创造力 拓展兴趣领域

林宗卫(40岁,医疗器材推销员)一家六口住在四房式组屋,四名子女分别为4岁、2岁及7个月大的双胞胎。

一家的每月家庭开销约2000元,包括尿布、奶粉和日常饮食等基本生活开支。

林宗卫与太太在消费上量力而行,此次预算案提供的津贴,将用于孩子的游泳课程、乐器学习或创意绘画,希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拓展他们的兴趣领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林宗卫说,尽管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新加坡的生活仍然安稳。虽然有时须要勒紧腰带,但政府时不时给予援助,让他为生在新加坡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