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注册的商用私召车,今后须保留车队为载客用途至少三年,在这三年“锁定期”内,不允许转换成一般私家车或出售给个人。
受访车商相信,这将有助为拥车证需求进一步降温,抑制投机竞标的情况,当局也无须为私召车另设拥车证组别。
陆路交通管理局星期三(2月19日)发文告宣布,为了确保可用于提供召车服务的车辆供应更稳定,从当天起,所有新注册或转换为提供载送服务的商用私召车,以及从个人转为企业旗下的私召车,都必须遵循三年的强制“锁定期”(lock-in period)。
陆交局说,这是为了确保购买车队来作为私召车用途的企业,主要是将车辆出租给司机提供召车服务,以及防止这类车辆提早转换为一般私家车,影响点对点服务的车辆供应。
陆交局规定,企业新注册的私召车,须保留为私召车用途至少三年,在“锁定期”结束之前不能转换用途,即使在这之前把车队出售给另一家公司,接手的公司也须遵循剩余的锁定期。
发言人受询时透露,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之间,每年平均有约1500辆商用私召车在首三年里,就转换用途。
新条例不影响个人私家车使用
新条例只影响企业经营的私召车,如Grab、Gojek、Tada及出租车公司等的车队,不影响注册在个人名下、用私家车来提供召车服务的人。
三年的锁定期,从企业注册私召车的日期,或把私家车转换为私召车用途的日期算起;个人把私召车“割名”给企业,则是从转让日期开始生效。
车主要把私家车转为私召车,只须支付100元手续费;已改为私召车的车子要恢复私人用途,也得付同样的费用。
新的锁定期适用于在2月第二轮拥车证公开投标活动中,标得拥车证的车辆;使用2月19日之前标得的临时拥车证注册的商用私召车不受影响。
文告说,陆交局原先计划在2月第二轮拥车证投标活动星期三(19日)结束后才宣布这项新规定,但由于技术供应商NCS“无意中泄露了信息”,导致一些业者提前收到通知。为确保对所有利益相关者保持透明和公平,陆交局因此决定提前实施新规定。
NCS发言人受询时说,是因为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部署错误”,导致有关信息提前在2月16日发出。公司正与陆交局密切合作,确保新条例顺利落实。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在脸书贴文说,实施三年锁定期,是陆交局2023年开展的点对点载客服务业结构和监管框架检讨结果的一部分。她会在3月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交通部开支预算时,公布第二阶段检讨的结果。
政府提前拨出拥车证回流市场,使得本地公路上的车辆首次突破百万辆的纪录,当中私召车的增幅最明显;截至今年1月,私召车已突破9万辆,达9万零882辆,比2023年增加约一成。其中有3万6729辆注册在企业名下。
过去三年,企业把车子转换为商用私召车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从2022年的2993辆,增至2023年的4405辆,2024年有5136辆。
相比之下,德士车队持续萎缩,截至上个月,只有1万3000辆。德士一旦注册,并不允许转换为私家车。
梁南兴:新条例有助降温拥车证需求
百胜汽车集团主席梁南兴受访时说,新规定会促使私召车业者和出租车公司在扩充车队前三思而行,相信有助为拥车证需求降温,银行提供贷款时也会较小心,让市场回归到健康轨道上。
星期三结束的2月第二轮拥车证投标活动中,中小型汽车组(A组)拥车证成价回升7850元,再次破9万元价位;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成价则下跌1500多元,报10万9598元。
代理日产汽车的陈唱父子公司总经理林建忠认为,新规定应该能抑制非真正的私召车车商竞标拥车证及注册为私召车,这是积极的举措。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需要更长时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