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安全威胁不仅是传统的军事挑战,军民两用科技如人工智能也给人们带来威胁。为了应对这些威胁,我国在防御方面必须保持警惕、创新和灵活,同时利用和适应新兴科技和新的技术能力。
副总理王瑞杰星期三(3月19日)在国防科技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说时,针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局势,以及战争性质的改变发表看法。
他指出,由军民两用科技带来的不对称威胁正在增加,即这些原属民用的创新技术,也可用于具破坏性的军事目的。“这些威胁包括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假信息宣传,以及在有争议的环境中使用自动化和无人系统。”
在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冲突、超级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加剧,以及中东局势不稳,构成日益复杂和多极化的全球局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网络技能等新兴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风险。
王瑞杰说,新加坡致力于在新兴科技领域探索增长机会并培养人才。“从数码经济到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这些科技进步将能创造新的可能性,使我们能保持适应力、安全,并为未来做好准备。”
他进一步举例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国防领域正在经历“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像是无人机和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系统,提高态势感知能力,并能对威胁做出更快、更明智的反应。
他也说,我国正在筹划“研究、创新与企业2030计划”(RIE2030),旨在加强应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以及把人工智能运用在医疗保健、金融、教育、交通等各领域。
另一个关键增长领域则是量子科技。我国去年推出3亿元的全国量子策略,以推进量子研究等。
核心原则:科技须有利于共同利益
不过,新兴科技可能会被滥用来削弱信任、扰乱社会并带来安全风险。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迅速传播假信息,可能对社会信任度和国家稳定构成严峻挑战。
他说:“新加坡正在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治理框架、负责任的创新方式,以及进行国际合作来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建立对科技的信任并降低风险,我们可以确保创新继续成为推动进步的力量,同时保障民用和国防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他补充说,随着科技进步模糊了民用和军事应用之间的界限,我国致力于和国际伙伴一起制定治理框架,以及促进负责任的技术发展。
新加坡也希望促进公私伙伴关系。“这对于发展一个具韧性的两用创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这个系统可加快制定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加强供应链,并推动技术突破。”
他强调说,这些努力的核心原则是——科技须有利于共同利益。
“我们今天做出的选择、建立的伙伴关系和制定的治理框架,将决定科技如何影响子孙后代的全球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