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脚妇幼医院推出本地首个针对育龄女性的性健康指导原则,以提高育龄女性对性健康的认知,鼓励她们与医护人员开放地沟通,及时提供必要的健康筛查、评估与指导。

竹脚妇幼医院星期五(3月28日)在2025年亚太妇幼代谢健康研讨会暨促进妇幼代谢健康综合协作平台国际会议上,发布由新保集团杜克—国大妇幼保健研究中心主导制定的“育龄女性性健康指导原则”(Guidelines on Sexual Health for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这套指引不仅针对孕前、产前和产后等生殖健康各阶段提供关于筛查、评估及应对策略的指导,还特别针对各高危人群,如癌症患者、有创伤史或面对心理健康挑战者,提出面对性健康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这套指导原则为处理性健康问题,提供一个全面框架,其中兼顾医学、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它也会针对一些常被忽视的问题,如避孕措施对性功能的影响,以及盆底健康的重要性等提供指导。

卫生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拉哈尤在大会上致辞时说:“育龄女性的性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生理层面,还关乎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情感状态、心理健康到社会交往。”

延伸阅读

蔡厝港推出“绽放与闪耀”计划 助更多妇女预防子宫颈癌
蔡厝港推出“绽放与闪耀”计划 助更多妇女预防子宫颈癌
妇产科医生见证生命诞生 守护女性健康
妇产科医生见证生命诞生 守护女性健康

她指出,性健康状态可影响女性的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最终影响她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生重大抉择息息相关:何时组建家庭、如何平衡个人与事业追求、怎样获得人生满足感。”

卫生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拉哈尤致辞时说,育龄女性的性健康至关重要。(刘欣怡摄)
卫生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拉哈尤致辞时说,育龄女性的性健康至关重要。(刘欣怡摄)

本地女性对性健康认知普遍不足

竹脚妇幼医院去年的两项研究都显示,本地女性对性健康的认知普遍不足,相关问题的应对方式还有待宣导和普及。

第一项研究访问近800名21岁至45岁的女性。结果显示,57%的受访者对性健康问题不甚了解。虽有94%认同对于性健康的意识和教育很重要,但仅43%会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寻求医疗帮助。

91%受访女性认为,医疗人员应在适当时主动提出性健康问题同病患讨论,同样比率的受访者支持制定帮助医疗人员进行这类对话的指导原则。

第二项研究则是访问近500名面向育龄女性的医疗人员。结果发现,81%的医疗人员对现有的筛查工具并不了解;约63%表示“很少”或只是“偶尔”向育龄女性询问有关性健康的问题,或者就健康生活习惯向她们提供咨询;仅10%至12%的人员对诊断或管理性健康问题“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

竹脚妇幼医院今年结束前将向医疗人员推广上述指导原则。它适用于所有接诊育龄女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包括家庭医生、妇产科医生、助产士、物理治疗师,以及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例如心理咨询师、社工等。

竹脚妇幼医院生育医药部门资深顾问医生陈资藴受访时说:“新加坡人普遍在性健康问题方面比较含蓄保守,提及时会有所顾虑和迟疑。其实遇到问题时确实需要求助,与医护人员探讨。”

竹脚妇幼医院妇产科系资深研究员柯碧玲博士说:“研究显示育龄女性希望医生主动提及相关问题,这很出人意料,这也说明性健康管理的需求确实存在,必须更受重视。”

竹脚妇幼医院全科医学服务顾问医生李美莉指出,这个指导原则为临床实践中的医患互动提供支持,医患之间就性健康问题进行开放沟通是很重要的。“医生在沟通时,对时机、用词、语气的分寸感也是关键因素。我们会用暖场问题来引导病患,也会尊重他们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