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华文大比拼初赛成绩出炉,12所中小学脱颖而出顺利晋级,将于4月26日举行的决赛争夺年度冠军。
小学组方面,擎青学校和圣婴女子小学(大巴窑)的学生整体表现突出,首次进入决赛,届时将和连续两年闯入决赛的南华小学、莱佛士女子小学、道南学校和伟群小学同台切磋。
擎青学校今年庆祝建校98周年。带队老师张丽受访时说,能成功晋级对于他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学校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师生们得知消息后都非常开心,这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肯定,更是他们坚持学好华文最好的回报。”
她透露,初赛前夕他们没有为学生提供强化训练,而是注重平日课堂上及生活中的学习。擎青学校华文部主任林明恩补充说,下来一个月他们会给学生做一些模拟训练,以助于提高应变能力。“能晋级已经是最大的肯定,通过练习做好准备,他们一定能发挥良好水平。”
圣婴女子小学(大巴窑)一直以来都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赛。华文部主任白淑芳坦言,获悉进入决赛时既开心又有些惊讶,因为一些学生在初赛结束后反映,笔试题目不是太简单。
“她们会自主学习,比如阅读早报校园刊物《大拇指》,老师们也会提供和本地文化相关的资料。学生积极准备,相信到时会全力以赴。”
六所中学上演“延长赛”
闯进决赛的六所中学是务立中学、德明政府中学、华侨中学、南洋女子中学校、莱佛士女子中学,以及圣加俾尔中学。值得一提的是,这六所学校也是去年中学组的六强,今年仿佛是上演一场“延长赛”。
去年首次晋级就夺冠的圣加俾尔中学,今年“出战”的队员会有所不同,因为其中两名中四生已毕业。该校母语部主任施伟良说,决赛当天两名学长会到场给学弟打气。
他指出,参赛队员会有参考资料,除了本地元素,也会尽量涉略有关中华文化、本地历史、哲学、古典文学等方面的资源。
“我们不奢望蝉联冠军,只会竭尽所能做好准备。通过比赛,我们的初衷依然不变,就是让学生们通过参赛增广见闻、强化对中华文化的热忱。”
务立中学的带队教师郑晓娟说,能二度晋级对同学们的华文水平是一个肯定,也是很大的鼓励,而老师们乐见学生愿意珍惜机会挑战自我,更开心他们能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参赛队伍组成后,老师们会以去年的经验为基础,给学生提供一些培训和练习,同时和他们一起讨论及分享资料,培养团队默契。”
华文大比拼初赛3月8日在南洋女中举行,吸引166所中小学的近2700名学生参与,是历来规模最大的实体赛事。比赛题目范围横跨语言、文学、时事和流行文化,配合新加坡庆祝建国60周年,今年也会融入更多本地华族文化元素。
决赛将于4月26日(星期六)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One Punggol)举行。小学组决赛上午9时30分开始,中学组赛事预计上午11时20分举行。公众可到场支持参赛学校,《联合早报》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也将进行线上直播。
全国华文大比拼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与南洋女中联办,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联合呈献,比赛内容伙伴为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并获得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全国翻译委员会和讲华语运动的支持。国立教育学院是今年华文大比拼的知识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