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本地开创博雅教育的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最后一届257名学生下月毕业后,这所创办超过10年、培养超过1500名学生的学院即完成使命,走入历史。
位于国大校园内的耶鲁—国大学院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联办,从2013年开始为本地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博雅教育。
2021年8月,国大宣布这个学院停止招生,并在2025年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后关闭。学院后来与国大博学计划合并,成立新的“国大学院”(NUS College),旨在以更符合规模经济效应的模式,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负担得起的跨学科教育。
然而,当时这个突如其来的宣布引起不少学生和校友不满,批评校方的沟通和处理方式不够透明。有人还发起网上请愿,反对这项计划。
时任耶鲁—国大学院执行副校长(学术事务)、现任院长乔安妮·罗伯茨教授(Joanne Roberts)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享这四年来学院如何全力确保学生继续获得完善学习。
学院将停办的决定宣布后,校方为有意退学的大一新生提供帮助,包括办学费退款或允许他们转换到国大其他学院。当时,院方在一个月期限内只收到三份退学申请。
在那时候,也有教员陆续提交辞呈,教学团队从原有的130人减至目前的90人。这些教员接下来会在国大其他学院执教,当中一部分已开始兼顾在其他院系的职务。罗伯茨本身也是国大候任副校长,将负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她说,院方在那段期间仍聘请人手填补空缺,也安排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来执教,同时增加名额让更多学生到耶鲁大学交流学习。
在这段期间,校方也继续与世界各地的学府合作,包括增添15个新的合作伙伴,尽力让学生享有完整的学习机会。尽管一些课停办了,但学院根据学生需求或新兴课题增添新的课程单元,例如比特币的哲学和经济。
耶鲁国大学院院长:博雅教育精神将在本地延续
罗伯茨2015年初到耶鲁—国大学院执教,在这片校园耕耘多年,也寄宿学院。如今,学院即将关闭,她和学生校友同样感到不舍,但她相信,耶鲁—国大开创的教育精神会在国大学院和其他学府延续下去。
“放眼新加坡和世界,教育改革强调的跨学科全面教育、寄宿学习和全球学习体验等,都是耶鲁—国大一直在实践的理念。我希望,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新加坡教育的一些转型工作……不论是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等,许多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视角来解决。学院关闭后,新加坡不再有所谓的博雅学院,但博雅教育的特点已在本地其他大学更广泛被采用,我想这就是我们所展现的价值,以及所留下的一些资产。”
耶鲁—国大学院培养的人才已在商界、非营利组织、研究等各领域做出贡献,这些都具体反映了学院履行教育使命的成就。学院的学生约六成是本地人;过去四年,学院毕业生在半年内就业的比率平均维持在接近90%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