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车辆与野生动物相撞事故,以保障驾驶者和野生动物的安全,国家公园局将在未来两年内,扩展隔离围栏至另外九个高风险区。

公园局星期一(4月14日)宣布,将扩大隔离围栏(exclusion fence)的安装范围至更多事故风险区。

这些地点主要位于武吉知马和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主要道路沿线。项目将逐步实施,预计2026年完成。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在脸书发文指出,车辆与野生动物相撞不仅对驾驶者、骑士和乘客构成严重风险,还会危害野生动物。

他说,新加坡土地稀缺,绿地靠近城市发展区。“我们已推出各种措施来加强生态连通性,让野生动物在绿地之间更安全地迁徙。”

延伸阅读

林厝港马路现鳄踪 公园局搜寻两天无果
林厝港马路现鳄踪 公园局搜寻两天无果
公园局接到逾60起比达达利公园野狗投诉
公园局接到逾60起比达达利公园野狗投诉

2023年和2024年,公园局在发生车辆与野生动物相撞事故的指定地点,实施隔离围栏和种植树篱等措施。

李智陞说,这些措施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这些地区的水鹿(Sambar Deer)和野猪路杀事件数量在2023年至2024年间有所减少。”

公园局数据显示,实施措施后,路杀事件数量从2023年的六起,减少到2024年的两起。

李智陞:隔离围栏引导野生动物往其他过路口

李智陞指出,隔离围栏还能引导野生动物前往其他过路口,例如武吉知马生态连道(Eco-Link@BKE),或阻止它们过马路,从而有助于保障驾驶者和野生动物的安全。

他提醒,驾驶者也应尽一分力。“请务必小心驾驶,尤其是在森林覆盖的道路上,以及有动物通道标志的地方,要时刻留意野生动物!”

我国“大自然里的城市”(City in Nature)的愿景致力打造绿色优质的生活环境。李智陞说:“拥有自然和绿意也意味着,我们会不时地与多样的生物邂逅。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学会与城市中的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新加坡爬虫协会主席拉贾(Kannan Raja)受访时指出,城市发展让道路越来越接近自然栖息地,野生动物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对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等行动较慢的物种,以及像穿山甲等高度濒危物种。

他说,适当设置围栏能显著降低野生动物死亡率,若配合生态天桥、索桥或涵洞等安全通道设施,更能兼顾生态连通性。

有超过40年经验的环境顾问奥登普西(Tony O’Dempsey)受访时说,现有的隔离围栏已证明这个措施可以减少路杀动物事件。“驾驶者可能会在试图避开误入道路的野生动物时,失去控制。措施也能保障他们的安全。”

也是新加坡自然协会理事会成员的奥登普西说,部分试图穿越道路的动物,如穿山甲可能来自超出自然承载力的栖息地。“若给予足够时间,这个问题可以自然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