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愿失业者要领取短期财务援助金,须通过线上申请。劳动力发展局在全岛六个地点派驻求职援助计划大使,专门指导有需要者。
这六个地点分别是:巴耶利峇终身学习学院职业联系站、全国职工总会旗下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位于裕廊东及滨海林荫道1号(One Marina Boulevard)的职业中心、淡滨尼天地ServiceSG中心、兀兰ServiceSG中心及大巴窑社会服务中心。
劳动力发展局星期二(4月15日)公布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细节。新计划为非自愿失业,并积极找工的求职者,提供为期六个月,最高达6000元的短期财务援助金。
非自愿失业者以Singpass登入求职援助计划网站,上传必要文件如解雇信或医生证明后,劳发局将审查申请,处理时间可达10天。
提交申请后,求职者即可开始参与各种求职活动,并在申请通过后,上传出席活动证明如截图、相关文件和输入资料以领取积分。达到每月积分目标后,援助金会在三至四个星期内,汇入身份证号码绑定的PayNow账户。
新计划规定求职者在首三个月,每月积分至少10分,才能领取援助金,后三个月积分至少五分。不同求职活动可获积分不同,一些活动每月次数也有上限。例如,在求职平台上更新履历可得两分(每月最多一次)、出席求职面试可得四分(无限制)。
正从其他政府计划领取培训津贴的求职者,也可申领援助金。面对财务困难者,也可同时申请其他政府援助,如社区关怀计划援助金。
数名因公司业务调整被裁的失业者,赞赏政府向在职场遇挫者伸出援手。现年36岁的前运营经理戴安娜(Dyana Nusantry)受访时说,她在去年7月被跨国招聘公司裁退后,迄今未找到新工作。
育有一名七岁儿子的戴安娜,目前家里开支主要由丈夫承担。失业前,她月入四至五千元。她透露,自己愿意接受减薪,也曾有面试机会,但没被录取。“我会申请援助金,也希望劳发局能在求职路上,帮我一把。”
另一名要求匿名的陈姓求职者(35岁),原本在一家学前教育中心担任美术员,负责设计幼儿教材。不料今年2月,雇主告知要减少人手和外包工作,她被迫离开工作三年的岗位。
她目前不固定地接做一些工作,月入一两千元,尚可应对基本生活开销。她希望能找到一份月薪三至四千元的全职美术设计工作。
职业导师可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辅导
有超过10年指导经验的劳发局高级职业导师叶郁芳说,非自愿失业的求职者可能面对心理压力和财务挑战,或导致他们信心不足影响面试。
她指职业导师可为求职者提供个人化就业辅导、求职策略、协助更新履历、建议可上的培训课程、及协助联系相关行业的雇主等。
有关计划详情,公众可浏览go.gov.sg/jobseekersupport。